rb06

“双首”健康行动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首个儿童专病中西医联合门诊医生为孩子推拿治疗

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首个区域睡眠医学中心医护人员为患者做心率变异分析诊疗

患者在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首个区域睡眠医学中心接受经颅磁刺激仪治疗

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首个儿童咳喘管理中心医生刘军在为患者诊疗

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首个针对儿童学习困难和多动抽动问题的MDT门诊医生通过沙盘游戏来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首个防治卒中中心康复治疗师辅助患者做四肢联动康复训练

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开展首例羊水穿刺术、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培养出首支完整的肝病微创介入治疗团队、清水河县中医蒙医医院成功申报首个科研项目……自2021年“双首”(首都带首府)健康行动启动以来,在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与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积极对接下,呼和浩特市通过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医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中医药服务的普及与提升,医疗合作模式的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有效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切实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立中医(蒙医)与西医协同治疗脑卒中的先例

“医院防治卒中中心成立以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帮扶下,充分发挥中医(蒙医)、西医协同治疗脑卒中的特色优势,诊疗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就诊患者数量也呈翻倍式增长。”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医务科科员、防治卒中中心办公室秘书陆丽伟说。

2021年,为推动呼和浩特市医疗事业快速发展,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与呼和浩特市共同开展“双首”健康行动。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对口帮扶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

前来挂职的脑病团队优秀骨干齐宝云经调研发现,呼和浩特地区脑血管病发病率高,而医院在专病诊疗水平、脑卒中急救能力和科室科研能力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在她的带领和推动下,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于2022年1月开始筹备建设防治卒中中心,同年7月18日正式开诊,就此创立了中医(蒙医)、西医协同治疗脑卒中的先例。

陆丽伟说:“防治卒中中心主要针对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病开展救治,同时负责患者后续的康复训练,目前由脑病科、蒙医脑病科、内科、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组成。每个月各科室会分别派一名医生出诊,使卒中患者得到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同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专家会给予远程技术指导,并定期召开疑难病例讨论会,开展培训,有效提升了我们的诊疗水平和能力。”

由于脑卒中疾病发病迅速、病情凶险,争分夺秒争取救治时间变得格外重要。据了解,国家规定DNT(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在60分钟之内,而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可达到51分钟,溶栓灌注率也由开始的1%提升至8.7%。此外,随着患者溶栓后病情渐趋稳定,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床旁康复治疗,帮助患者尽快从神经受损导致的行动障碍中恢复。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除了西医的活血治疗,我们也会辅以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等,并配合一定的器械训练,尽量恢复患者肢体正常活动功能。”脑病科主治医师刘文臣说。此外,据蒙医脑病科主任乌日罕介绍,在正常诊疗程序外,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特色火罐疗法、针刺疗法、灸疗等,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康复病程,帮助患者取得更好的恢复效果。

“未来,我们将深化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合作,分批次派遣医生前往北京进修学习,继续精进专业技术、完善诊疗规范。同时,加大脑卒中健康宣教力度,加强卒中绿色通道建设,尽可能缩短患者从入院到溶栓开始的时间,并建立卒中康复诊疗区,使患者通过及时、专业的康复训练尽快恢复健康。”陆丽伟说。

呼和浩特市首个儿童咳喘管理中心开诊

“一上午有30多个号,最多的时候可能有40到50个。”在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咳喘管理中心门口,导诊员正在引导家长们有序排队就诊。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作为一种慢病,哮喘的治疗原则是“长期、规范化、个体化”。研究表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规范化治疗,有利于控制疾病和改善预后。

“我家孩子从小就有过敏性鼻炎,后来导致了哮喘,尤其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比较严重,经常晚上睡不好觉,我们看着就心疼,了解到咱们这有专门治疗咳喘的医生就来看看。上次按照医生的诊疗方案治疗后,孩子的情况大有好转,这次我们是来复查的。”市民赵女士抱着孩子开心地说。

为使呼和浩特市更多的哮喘患儿得到规范化治疗,提高哮喘诊断水平和控制水平,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专家的帮助下,2023年9月,全市首个儿童咳喘管理中心——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咳喘管理中心正式开诊。

“为解决就诊患者多的问题,我们推行了‘一站式服务模式’,即诊室、肺功能室、一氧化氮检查室、雾化室、氦氖激光治疗室等都在一个区域内,看诊、检查、治疗在一起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诊。同时,通过‘双首’健康行动,我们积极派出人员进修、安排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专家来医院坐诊,从多方面提升诊疗服务水平。”儿童哮喘管理中心负责人刘军介绍,自该中心成立以来,共接诊患儿1万余人次。

在等候叫号区域,市民钱先生正在手机上观看着《孩子慢性咳嗽,家长要注意做好保障工作》的科普视频,视频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主任医师刘秀云正在讲解病发原因和防范方法。“上次我们找刘大夫看过病,这次时间没赶上,但是通过这个视频我们也能学到一些知识,在生活中多注意些。”钱先生说。

“通过首都带首府,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打造了区域特色诊疗中心,我们的专科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让首府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尽享高水平医疗服务”刘军说。

中西医结合打造肝病治疗的全生命链条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简称TIPS手术),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合并反复消化道出血、腹水并发症的重要介入手术,是外周介入领域技术难度最大、技术含量较高的四级操作手术之一。2023年6月,60岁的云某患有酒精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反复消化道出血、肝腹水,身体消耗严重、体重骤降,患者及家属一度想要放弃治疗,在北京专家的大力帮扶下,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肿瘤介入科给予患者TIPS手术治疗,患者再未出现消化道出血、肝腹水,目前体重增加了50斤,凝血功能恢复良好,也未出现肝性脑病等常见术后并发症,身体有了明显好转。

“去年科室接诊4例原发性肝癌,瘤体直径4至10厘米,其中一例为合并肝右叶门静脉分支癌栓,在袁春望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我们的介入团队成功为这4例患者实施了血管性介入栓塞手术,患者病情控制良好,满意度很高,对我们团队的信任度也大大提高。”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肿瘤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建明说,“2023年,医院介入科肝癌手术超600台,在呼和浩特市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介入科的月手术量在40台以上。”

“双首”健康行动开展以来,依托袁春旺名医工作室,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拥有了技术力量雄厚的介入治疗团队,以中西医结合肝病肿瘤介入科为抓手,开展了经皮穿刺肿瘤物理消融术(射频/微波/激光/冷冻)、经皮穿刺甲状腺/乳腺肿瘤的微波消融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术(HAIC)、子宫动脉栓塞术、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经皮穿刺肝脓肿/囊肿引流硬化术等多项微创介入手术,为肝癌、肺癌等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性等优点的微创治疗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中西医结合肝病肿瘤介入科在微创介入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一是由过去的单纯血管介入转变为血管介入与非血管介入联合运用,通过微波消融等方法,可以使早、中期肝癌得到显著治疗效果;二是微创介入结合了中医药治疗,对血管介入术后综合征有较好的效果;三是科室拥有肝病治疗的全生命链条,实现病毒性肝炎从母婴阻断到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治疗的全生命治疗链条。”李建明说。

自治区首家中西医结合生殖助孕门诊成立

早上7点前,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助孕门诊门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李主任的医术很好,中西医结合治疗很有疗效,我在李主任团队调理,配合针灸,现在体质明显得到了改善。”正在排队就诊的市民李女士说。

“门诊日全年早上7点就开诊了,每个出诊日我们接待的患者都超过120人次,每月门诊量大概在1400至1800人次之间。”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助孕门诊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李兆惠说。

“双首”健康行动开展以来,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家中西医结合生殖助孕门诊,并成立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卵巢早衰专家工作室”和“房繄恭岐黄学者传承工作室”。该门诊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学科带头人博士后导师夏天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岐黄学者房繄恭教授等临床经验及研究方向于一体,突出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

“迄今为止,科室治疗反复试管失败、复发性流产及卵巢功能减退等不孕症患者800多人次,帮助实现妊娠340人次,在不孕症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了中医药优势,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的诊疗技术。”李兆惠介绍。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助孕门诊通过毫针针刺、电针、火针、耳针、穴位拔罐、中药灌肠、穴位埋线等一系列具有中医特色的综合治疗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及促排卵、内分泌激素等药物,实现了中西医优势结合,在改善卵巢功能和子宫内膜容受性、治疗复发性流产、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等方面都很有疗效,同时,科室在诊治睡眠障碍、焦虑、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等疾病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今年10月底,共接诊1.5万多人次。

“目前我们在广泛地与旗县区开展合作,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同时,开展人工智能育龄女性生育力保护培训工作,科普优生优育知识和中西医结合生育力保护的方法,覆盖基层的社区和医院,真正做到了惠及于民。”李兆惠说,“接下来,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助孕门诊将继续构建中西医结合保护女性生育力新生态积淀实践经验和临床数据,将传统医药发扬光大。”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睡眠医学分中心建设渐趋完善

走进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高峰正在几个诊室间穿梭忙碌,询问病情、诊脉、开药、针灸、推拿……为存在睡眠问题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以中医诊疗为特色,主要针对失眠、嗜睡、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等睡眠障碍开展治疗,并辅以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目前,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帮扶下,睡眠医学中心建设渐趋完善,诊疗水平、专业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高峰说。

依托“双首”健康行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睡眠医学科的知名专家先后多次来到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出诊,并开展了线上线下讲座10余次,帮助医护人员提升专业能力。此外,两所医院还搭建了远程会诊专线,患者的睡眠监测报告同步上传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睡眠医学科,由北京专家给予诊疗建议,不仅促进了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也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首都优质医疗资源。自2023年4月运行以来,已接诊患者4000余人次,有效帮助患者解决睡眠问题。

刚刚做完针灸的市民李女士说:“我最近一直休息不好,需要吃药才能入睡,听说这里跟北京的医院有合作,离家也近,所以过来试试。今天做了颅磁刺激治疗和针灸,感觉很放松。”

据了解,除了北京专家定期来该医院坐诊外,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睡眠医学中心还先后选派了4名医生、3名护士、1名心理咨询师前往北京进修,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医学中心学习睡眠监测技术、中西医结合诊治睡眠问题、心理疗法等相关临床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高峰表示:“我们将持续推进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睡眠医学科的合作项目进程,在夯实既往合作的基础上,拓宽合作专业,深化人才培养和交流学习方式,加大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强度,并加强适宜技术的推广力度。当前,我们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未来会结合实际,鼓励中医(蒙医)、西医科室借助‘双首’健康行动平台积极加入,提升科研能力,打造一支以‘中蒙西’结合为特色的科研团队。”

新生儿中医适宜技术落地开花

“中药汤剂加适量温水,水面掩埋双足,过踝关节即可,温度37摄氏度至40摄氏度,泡洗时间10分钟至15分钟……”在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的儿童专病中西医联合门诊,副主任医师刘海英旁边的档案柜上贴着一张“中药足浴方法”清单,引得家长们纷纷拍照。

“6岁以下的儿童喝中药比较困难,吸收效果也不能保证,通过泡脚的办法可以让药物经由孩子的经络被循环吸收,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刘海英介绍,中药除了饮服也可以用来泡脚。

2023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名医工作室的基础上,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成立了全市首个儿童专病中西医联合门诊。“因为我家孩子太小了,不敢一直吃西药,所以就来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式。中药泡脚很方便,回去我就赶紧试试。”市民王女士说。

“儿童疾病成因比较复杂,需要慎重考虑治疗方案,我们通过中西医共同诊断的方式形成综合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出更精准、适配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说话间隙,刘海英又开始给下一个孩子问诊。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名医工作室的带领下,该门诊针对呼和浩特市地区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气候环境,制定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消化不良等5个中医儿科诊疗方案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8个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同时,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开展小儿推拿、中医拔罐、雷火灸、穴位贴敷、针刺、穴位放血等中医疗法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效果显著。

特别是针对儿童湿疹皮炎,该门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治疗手段。成立初期,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挂职副院长黄静带领中医儿科团队与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讨论新生儿中医适宜技术。该门诊在名师团队工作室的指导下,开展新项目“新生儿药浴”,治疗新生儿湿疹、胎毒等常见皮肤病,疗效显著。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儿科团队工作室联合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共同成立了新生儿药浴中心。

“下一步,我们将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儿科团队工作室加强合作,让更多新生儿中医适宜技术在首府落地开花。”刘海英说。

多学科联合会诊治疗儿童学习困难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上不去不一定就是贪玩好动,也可能是真的病了,需要进行针对性干预。”走进位于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的全市首个针对儿童学习困难和多动抽动问题的MDT门诊,心理治疗师赵婉廷正在耐心地帮一位家长分析孩子的情况,而另一旁的中医儿科医生刘海英为孩子号脉诊疗。

如果孩子不爱上学,久久适应不了学校生活,上课小动作多、听课效率差,回家写作业拖拖拉拉,经常要到凌晨,有的家长认为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就会自行好转或者消失,其实不然。

“这些影响到儿童正常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行为,其实都可能存在原因,可以通过及时干预、疏导或者针对性治疗,得到缓解和改善。我们会从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对孩子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有的孩子可能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导致自我封闭,对学习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孩子则可能因为鼻炎等疾病导致不自觉打喷嚏、多动,由于生理原因注意力被分散,从而影响听课效率。”赵婉廷介绍。

在儿童学习困难门诊,中医、西医和心理治疗师共同出诊,诊疗团队运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家庭干预、物理治疗等综合性疗法为学习困难的儿童提供科学全面的评估、诊断、干预,解决未成年人在学习方面的情绪缺失、学习动机不足、专注力差等情况。针对儿童学习困难和多动抽动问题的MDT门诊也是“双首”健康行动的成果,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黄静牵头成立。

2023年,在黄静的带领下,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从中医儿科、西医儿科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医疗团队,筹备成立呼和浩特市首家针对儿童学习困难和多动抽动问题的MDT门诊,在医疗卫生领域以多学科联合会诊的创新形式,运用心理治疗、中西医药物治疗、家庭干预、物理治疗等综合性疗法,为学习困难儿童、多动症儿童、抽动障碍患儿、注意力缺陷障碍儿童等提供中医、西医、心理干预的诊疗服务。自该门诊成立以来,共接诊、治疗患者277人次,建立个人心理档案117份。

赵婉廷说:“下一步,我们会继续依托‘双首’健康行动开展各项诊疗服务,为更多患者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