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呼和浩特轨道交通建设初期,“云计算+城轨”建设理念的提出并实施,为国家节约了项目建设投资1.6亿余元,使各类资源利用率提升50%,运营管理效率提升30%,还为全国轨道交通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

而提出“云计算+城轨”建设理念的正是陈瑞军。陈瑞军现在是呼和浩特城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大学毕业后,我在铁路通信工作了20多年,一直潜心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探索技术创新,希望为首府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陈瑞军说。

我市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来,在以陈瑞军为代表的技术团队支持下,呼和浩特成为全球首个多业务多线路线网级“城轨云”城市、国内首个“城轨云”应用城市和第二个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城市、第三个全线网应用人脸识别支付的城市。

呼和浩特轨道交通运营前,陈瑞军提出“综合联调、动车调试、动态综合检测”调试模式,通过对轮轨关系、弓网关系、综合接地、动态LTE电磁环境、振动、噪声等项目的过程控制与动态综合检测的结果验证相结合对地铁运行调试,进一步降低了调试成本,拓宽了轨道交通运行调试思路,为首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及提供更好的乘客体验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列车设计方面,国内其他地区均采用双空调机组运行,陈瑞军带领团队结合呼和浩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建议采用单空调机组列车运营,为轨道交通建设节约投资1000多万元。

不仅如此,陈瑞军带领团队把长期工作探索取得的实践成果与技术理论结合起来,把工作场所变为创新阵地,先后开展技术革新4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并在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列车控制系统等领域进行创新技术应用,取得了突出成绩。完成呼和浩特与北京、上海、天津的轨道交通App支付互联互通,对促进首府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实现多地优势资源共享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多年来,陈瑞军始终坚持以保障安全、提升质量为根本,诠释着对党忠诚、为民尽责的永恒承诺。2022年12月,陈瑞军获全区道德模范提名奖;今年1月入选内蒙古第十二批“草原英才”工程。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