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享受人才引进福利政策 有家有爱有工作

大学生情侣在呼和浩特开启美好生活

刘颖与男朋友谭力嘉合影

●本报记者 王璐

“从此,这呼和浩特的万家灯火也有了我的一盏。”“我愿意!”“23岁的生日,什么都有!”12月8日,记者翻开刘颖最近的朋友圈,满满的都是溢出屏幕的幸福。2023年,吉林姑娘刘颖通过人才引进来到呼和浩特市,成为一名老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收获了满意的工作,也和男朋友领了结婚证,还在呼和浩特买了房。在幸福的期待中,呼和浩特终于成了他们的另一个家乡。

刘颖与男朋友谭力嘉都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谭力嘉老家在河北,是刘颖高一届的学长。大学里的恋爱虽然很甜蜜很幸福,但是难免会因为毕业后的归宿问题而走到一毕业就分手的境地。好在他们二人感情笃定,确定了要在一个城市继续生活以后就开始找工作。2022年毕业的谭力嘉先去了江苏,想考个编制试试,“当时一去考试我就惊呆了,考生特别多,而且名校毕业的也多,竞争很激烈,特别卷。”他说道,“我又是第一次参加考试,准备不是很充分,再加上当地的天气和山西、河北的差异很大,就干脆放弃了江苏。”

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正在犯难之际,谭力嘉看到了呼和浩特市人才引进的相关公告,相关政策对双一流院校的毕业生比较友好,部分岗位不仅免笔试,顺利入职后还有奖励。“太原理工大学正好是双一流院校,又综合考虑到内蒙古与河北的距离不算远,适应起来也比较容易,我就报名了。”经过认真准备,接下来迎接谭力嘉的都是好消息,面试通过、政审通过、体检通过、顺利入职……

“工作解决了,我也通过‘青城住房’App顺利申请到了人才公寓,是一个比较大的上下两层公寓,距离我上班的地方很近。房间里配好了日常用的电器,补贴完之后一个月的租金是900多元,直接拎包入住。”谭力嘉说,正是因为呼和浩特各项政策对引进人才特别友好,他才能特别舒心地在这里生活。

看到男朋友安定下来,刘颖更坚定了跟随他来内蒙古的决心。2023年毕业的刘颖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人才引进计划,非常巧地和男朋友考入了同一所学校担任教师。如今,在家人的帮助下,他们在呼和浩特买房、领证,即将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刘颖和谭力嘉的幸福生活只是万千来呼、留呼大学生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呼和浩特市从2022年启动实施为期三年的“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为完善大学生留呼保障机制,落实落细“人才新政10条”“引人留人18条措施”,呼和浩特正在修订完善人才新政3.0版本,从加大奖励力度、强化金融支持、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发力,常态化抓好兑现落实。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小微企业,分别提供50万元、600万元担保贷款;对10万元及以下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全国孵化示范基地等创业项目,免除反担保要求。同时,还实施系列稳岗扩岗、一次性奖励等政策,建立专家公寓、人才公寓、租购房补贴等全方位住房保障体系,让来呼、留呼的大学生都能享受到福利,感受到呼和浩特对人才的渴望,让呼和浩特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