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丽霞)近日,我市开启不见面评标新模式,进一步推动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更加高效、客观、公正。
作为开启不见面评标新模式后首个不见面评标项目,托克托电厂至呼和浩特市长输供热管网工程东延伸段、中继泵站及配套支线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施工一、二、三标段及监理一、二标段历经60小时,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顺利完成评审工作。
记者了解到,不见面评标新模式优势为:优化专家抽取系统,通过招标人开标前自主抽取、语音通知、短信提示等手段,增强专家抽取信息保密性;评标专家通过门禁核验后随机分配单独评标室或机位,全时段实行物理隔离单独管理,避免了评标专家进行单独接触、交流;利用独立音视频全程线上交流沟通,整个评标过程全程留痕可溯可查,从源头上规避了评标专家被围猎的风险;运用变声系统通过改变输入声音频率进而改变声音的音色、音调,增加听声辨人的难度,实现双盲通话,进而阻断人为、人情因素等干扰,提高评审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全区域加装无盲区、无死角、7×24小时音视频监控设备,打造全方位监控平台,进一步提高评标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不见面评标新模式的启动,标志着我市在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升工作实效上迈入新征程,在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遏制围串标现象、促进公平竞争上提供了呼和浩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