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呼和浩特市2022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
他是和林县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他是和林县“见义勇为 敢于担当 乐于奉献”优秀志愿者;
他还是一名“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成员”“最美退役军人”。
他就是徐建华,现就职于和林县委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一位85后退役军人。
第一次见到徐建华,被他善良纯净的笑容所打动。挽救生命、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回顾他的经历,奉献,总是他的“第一选择”。
2022年3月24日,徐建华接到了当地红十字会的电话,说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问他愿不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2021年,在一次献血后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从那时起,我就等着这天的到来,用自己小小的付出换来他人一次新生的机会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快乐。”徐建华说,在中华骨髓库数百万份的血样中,能与一位素昧平生的患者配型成功非常不容易。
2022年5月12日,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徐建华的血液在体外循环近4个多小时,才最终采集了24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当天下午,徐建华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由医务人员乘飞机带到了北京一家医院,输入到一名14岁儿童的体内。
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参与志愿服务,则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并加入这项公益事业,这是在2022年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后,徐建华得出的朴素想法。从此以后,他将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投身于志愿服务。
“这里不能停车,你再往前开开。”“要管好小孩子,别乱写乱画,老大爷,请把烟头放到垃圾箱。”……穿上红马甲成为志愿者的徐建华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耐心劝导社区居民注意不文明行为,靓丽的红马甲成为社区里的美丽风景。
和林县城关镇盛春花园社区医院家属楼、 蒙小家属楼、卫生局家属楼等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徐建华及志愿服务队的成员每天都要到老旧小区清扫卫生,开展文明劝导和治安巡逻等工作。
“我家里的灯总是闪,你抽空能来帮忙看一下吗?”卫生局家属楼居住的空巢老人王大爷给徐建华打来电话。放下电话,徐建华带上工具,立即前往查看维修。在帮助王大爷解决了电灯问题后,徐建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一户正在装修的居民家检修电路。
说起徐建华,医院家属楼、蒙小家属楼、卫生局家属楼包联小区的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2022年,自从包联老旧小区后,徐建华就开始和同事们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深入辖区,摸底排查群众急需解决的难题,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清单,为建设团结互助、文明和谐、平等友爱、共同奋进的服务型社区贡献力量。
在疫情期间,徐建华主动请缨担任隔离酒店点位长。在隔离酒店,面对隔离人员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要求,徐建华总是第一时间着手解决,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同时也在全力做好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什么时候能解除隔离?什么时候能回家?类似的问题我每天都会重复被问到很多次,我们也能理解隔离人员的心情,尽一切力量照顾好每一位隔离人员,做好答疑解惑。”徐建华介绍说,在隔离点做好常规管控的同时,还要为特殊群体做好细致暖心的服务。
徐建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一位志愿者的誓言,并先后获得“全市最美退役军人”“全市最美志愿者”“青城好人”等荣誉。
(李海珍 王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