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共同谋划发展良策 共同描绘美好明天

——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侧记

冬日的呼和浩特,气温虽已降至零下两位数,但谋发展的热浪却一浪高过一浪。全市重点工作推进落实会刚刚落幕,11月29日,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便接踵而至。当天,5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代表齐聚呼和浩特,与首府共同谋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良策,共同描绘生物医药产业美好明天。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市着力培育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近年来,我市已打造形成了国内一流的生物疫苗研制、生物发酵与制药、中(蒙)医药传承发展三大基地,培育建设了兽用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自治区首家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等106个科创平台;拥有金河、金宇、金达威等龙头企业,同时集中集聚了阜丰生物、齐鲁制药等国内知名的20多家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口蹄疫苗、辅酶Q10、高效金霉素生产基地。

“真不敢相信,呼和浩特能出台这么好的政策,借助这一好政策的东风,金河生物未来三到五年,集团框架下总产值预计将翻一番。”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晓所说的好政策,就是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呼和浩特市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措施面向“药材种植、医药兽药、医疗器械、基因和细胞、血液制品、保健食品、特殊化妆品”等7大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相关单位,通过电价综合奖补、蒸汽价格控制、达标排放补贴、道地药材种植补贴等措施,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金河公司为继续夯实产业龙头地位和生物医药产业链主地位,进一步凸显总部经济技术优势,目前在建和即将启动4 个生物医药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共计投资近16 亿元,分别为:投资6.65 亿元的年产5.2万吨兽药级高效金霉素1000 吨盐酸金霉素原料药项目、投资6.9 亿元的金河佑本动物疫苗生产基地项目、投资1.02 亿元的年产1000 吨盐酸多西环素项目、投资8000 万元扩建环保五期工业废水治理和三期中水回用项目。其中年产5.2万吨兽药级高效金霉素项目,成为托克托县工业园区第一家直供蒸汽项目,让企业真正享受到十条措施“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

我市出台的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核心目的就是要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壮大加油鼓劲,为首府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支持助力。这些措施,让企业看到了首府进一步优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的决心,大大提振了生物医药企业在我市投资兴业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的项目投资之所以选择在呼和浩特,是公司战略布局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呼和浩特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诚意打动了我们。”山东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燕如是说。

海天智能总部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是国内最早从事脑与类脑研究并进行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海天智能突破脑机接口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是世界首台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脑控机器人产品,填补了国际空白。目前,已经在国内20 余个省、市、自治区400 家医疗机构临床应用,累计为50 万人次提供智能化康复服务,引领康复产业迈向人工智能新时代。

当天的推进会上,共有15个项目举行了集体签约,其中包括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与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洽谈投资的中国脑谷·智能医疗康复产业园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约5 亿元,通过脑机接口的应用示范,进一步建立研发生产体系,打造国际智慧医疗应用场景,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脑机接口技术及平台成果示范应用,助力提升我市智慧化、数字化医疗水平;二期计划投入10亿元左右,继续建设“中国脑谷·智能医疗康复产业园”,打造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科拓公司把益生菌产业基本都放在了内蒙古,目前,公司正在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国内微生物科研院所,计划建设国家级微生物种质资源创新工程,助力呼和浩特在打造‘一棵草’‘一杯奶’产业的同时,再加上‘一株菌’特色产业。”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子英对首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科拓公司2021年4月与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签订项目投资协议,投资11.2亿元,建设食用益生菌制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动植物微生态制剂生产基地两个项目。项目将打造亚洲最大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乳业技术研发共享平台、产业人才培训基地。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当前,首府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机遇和优势,可谓正当其时、大有可为。一个产业布局更优、规模更大、积聚程度更高、竞争力更强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呼之欲出,即将蓄势腾飞,扬帆远航。 (李海珍)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