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美丽青城 文明花开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孝老爱亲 躬身于行

——记第四届呼和浩特市文明家庭马巧枝家庭

●本报记者 吕会生

在清水河县喇嘛湾镇跃进村,有这样一个家庭,女主人马巧枝是第十届呼和浩特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她用自己的言行,在塑造文明家庭之路上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家庭成员。在她的带动下,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理解谦让,全家都充盈着欢乐与温馨的氛围,每个人都以真诚善良之心传承弘扬着良好家风。2023年,马巧枝家庭获评第四届呼和浩特市文明家庭称号。

马巧枝的家中有3位70多岁的老人,父母和婆婆年老体弱且患有慢性疾病,不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且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她把父母和婆婆接到自己家,事无巨细地精心照料。不仅在生活上对老人关怀备至,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安慰。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之余,只要稍有空闲,她就陪老人散步、聊天。老人生病时,马巧枝和丈夫悉心照料,尽力满足老人需求,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幸福。

马巧枝的父亲今年78岁了,患有肺心病,老人一到天冷时就需要住院输液,考虑到村卫生院条件有限,她在兼顾家庭与工作的同时总是抽出时间带父亲到市区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进行治疗。“感恩父亲养育之恩,要用付出报答。”马巧枝常说。给父亲治病是一笔不小的花销,而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庭开支本就紧张,经济负担更重了。同时,马巧枝71岁的母亲因患有严重腰间盘突出、高血压等老年病,需常年服药照料。近年来,为父母治病买药已累计花费6万多元。这笔钱对富裕家庭或许微不足道,但对这个农村四口之家却是沉重负担,但是,她无怨无悔。马巧枝认为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老人们健康就是值得的。

马巧枝对待婆婆也如亲生母亲,今年74岁的婆婆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日常都由她悉心照顾。去年3月,马巧枝的母亲和婆婆基础疾病同时发作,情况危急,她放下家中事务,驾车送医,并将二人安排在清水河县中蒙医院住院治疗、悉心陪护。邻居们都不由夸赞“这个媳妇比亲闺女还亲”,这让她深感付出值得。而夫妻俩赡养3位老人的爱心之举,影响着家庭成员和身边好多人。

作为村党支部委员,在本职工作之余,她总是主动帮助同事,村里环境清理、集体经济林果基地、抗旱保种、政策宣传、入户调查、妇女儿童工作等都有她的身影。

马巧枝家庭虽不富裕,但只要亲朋好友、邻居有需求,她都会尽力帮忙。自己经历过困难的她深知他人在困境中对帮助的渴望。有人看病筹钱、生活困窘时,她常倾囊相助。她经营的文化用品商店物美价廉,还时常为家庭困难学生赠送文化用品。

在邻里关系上,全家人将邻居视为亲人,排忧解难。邻居吴某重病没钱医治,她和丈夫拿出准备给女儿检查身体的钱相助;邻居薛某家修建缺人手,她和丈夫主动帮忙;同村两位老人子女在外、家境困难,夫妻俩伸出援手,上门慰问、照顾生活、送蔬菜水果……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孝顺的家风,是刻入骨子里的传承,一代传一代。在言传身教下,马巧枝的子女从小就孝顺懂事,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照顾着姥姥、姥爷和奶奶。“家以和为贵,我们作为父母,就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以后我和爱人也会相互扶持,相互勉励,并肩前行。”马巧枝坚定地说。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