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视界 上一版   

追光而行 融向未来——

今日的版面留给我们自己

●本报记者 刘清羽 文/图

“追光而行 融向未来”,这是新闻工作者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亦是这一群体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责任和使命。

2024年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是属于我们媒体人的节日。但对广大新闻工作者而言,这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我们还是要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里敲打着键盘,或是在奔赴新闻现场的路上,用笔触与镜头记录着时代,用坚守与担当书写着情怀。

记者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也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一篇篇报道,一帧帧画面,既含酸甜苦辣,也评是非真假。曾有人打趣记者这个职业,说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我们熬过最晚的夜,也迎接过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这就是新闻工作者的日常。

时代在进步,行业在变革。曾几何时,记者凭借一支笔、一张纸就能完成现场采访。但今天的记者,要想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不仅要会采、会写,还要会拍、会剪,敢出镜、能主持,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除此之外,在各种新技术加持下,新闻产品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面对纷繁多样的呈现形式和持续更新的技术手段,能否继续坚守“内容为王”的初衷,下足功夫做优质内容,是对包括记者在内的每一位媒体人的严峻考验。面对考验与挑战,更能检验责任与担当。 “内容为王”,永不过时。在记录事实、报道真相的基础上,坚持做优质内容,让每一篇报道、每一个画面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既是我们的使命所在,也是我们的无上荣光。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里,祝所有的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

今日的版面,就留给我们自己!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