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呼和浩特市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启动大会召开,标志着呼和浩特市数字化发展踏上了转型升级新路径,开启了数据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征程。此次大会以“畅通数据流通体系 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为主题,来自呼和浩特市算力与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员单位代表、数商代表和区外合作共建数据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话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首府数据产业生态建设行稳致远。
当前,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高政府治理水平的关键路径。就公共数据资源的获取与应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创新成果与未来发展等问题,本报记者特对部分参会代表进行了专访——
徐艳国:切实推动公共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公共数据作为数据的主要供给来源,对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次大会是首府推动公共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一次具体行动,也是构建数据产业生态的生动实践。”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徐艳国说。
“我们建成了服务全市的公共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立了‘上门服务’技术小组,累计沉淀高标准公共数据60.3亿条,治理形成了31个部门库、4个基础库、5个专题库、10余个高标准数据集,实现了高质量数据供给。”徐艳国介绍,“我们依托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构建形成了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架构,搭建了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保证数据流得动。同时,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数据要素×’‘人工智能+’行动,‘小切口’数据共享应用场景现已超600余个,有效激活了数据价值,让数据用得好。此外,与奇安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本地化的城市网络安全运营中心-数据安全分中心,规划搭建了一张覆盖全市的数据安全防护架构,铸牢数据屏障,保障数据安全。”
“我们还成立了呼和浩特市算力与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已有107家本地企业入会。同时,建设了内蒙古数据要素综合服务中心,推动数据综合流通生态体系建设,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未来我们会继续结合首府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划,不断深化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飞跃”徐艳国说。
王刚:聚焦智慧城市建设 助力城市高效能治理
“在行业生态建设上,我们将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公共数据运营,协同大数据产业上下游企业,进一步完善数据仓建设,共同推动地区产业发展,助力呼和浩特城市高效能治理。”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刚说。
据了解,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授权的地区数据运营主体资格,成为呼和浩特市唯一的公共数据资源开发运营单位。王刚介绍:“大数据集团成立后,我们将以国家数据战略为导向,聚焦‘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数据资产运营服务商、数字产业生态服务商’的发展战略定位,重点打造形成‘智慧青城基础支撑平台建设运营服务能力’‘云服务能力’‘信息化项目开发服务能力’‘数据治理服务能力’‘城市级App建设运营服务能力’等五种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国家级大数据产业旗舰。截至目前,‘爱青城’App注册用户已突破165万人,接入及自建服务事项超过220项,累计提供在线服务超13亿次,已具备专业的App建设运营服务能力。”
谈及未来,王刚表示:“我们将通过牵头设立的‘呼和浩特市算力与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这一桥梁纽带,吸纳国内头部企业和本地生态企业、高校院所和各类市场主体,共同投身于呼和浩特算力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热土,积极参与应用场景建设,共同致力于首府智慧城市建设,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曹玲:深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 建立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防火墙”
“科电数据的战略目标是成为公共数据应用的领军企业,助力智慧城市和数字治理的建设。在实施上,科电数据计划进一步优化技术平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内蒙古科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曹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内蒙古科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在多个领域积极应用公共数据资源,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曹玲介绍:“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市场中,科电数据专注于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数字政府等领域,我们的优势在于经验丰富、数据整合能力强,能够快速响应各行业的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精准化的数据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公司非常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曹玲介绍,“我们会对数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型和敏感度的数据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存储和传输中的敏感数据,实施加密处理,确保接口请求参数的安全性;通过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控制数据访问,所有接口访问均需先验证身份并检查数据授权;对敏感数据实施数据匿名化和去标识化,去除个人身份信息,防止数据泄露带来的隐私风险;建立数据审计和监控机制,实时跟踪数据的使用情况,确保操作符合规定并留有完整记录。”
“未来,内蒙古科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将聚焦数据安全、智能数据应用、隐私保护技术和行业解决方案等方面,继续深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曹玲说。
张永刚:致力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内蒙古卫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研发中心,主要致力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依托于内蒙古强大的算力资源和自身技术优势,目前我们已经与北大肿瘤医院、301医院、内蒙古人民医院等国内27家顶尖医疗机构的近百名医疗专家紧密合作,共同推进科研攻关,成功研发出83种算法模型,5项人工智能产品在全国实现转化应用。”内蒙古卫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刚介绍说。
就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张永刚举例进行了介绍:“研究团队利用深度机器学习技术对血常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测,同时结合最新大模型微调技术对llama3进行垂域大模型训练,实现人机智能问诊并给予诊疗参考方案,有效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解决了基层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
“我们积极推进与数据公司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共同挖掘公共数据资源的价值,联合推出了数据产品——‘蒙预’,这是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健康风险管理的典型代表。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能力认证,‘蒙预’的核心算法的准确率均可达到83%以上,当前已经实现了市场转化。”张永刚说。
张永刚表示:“未来,内蒙古卫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与头部医院及临床专家、科研院所、公共数据资源运营平台、政府机构等开展更为灵活和更形式多样的合作,以数据为生产要素,挖掘数据价值,实现更多数据产品的市场转化。”
孙伟:激发数据市场活力 让数据要素点“数”成金
“为持续激发数据资源供给能力,助推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我们从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制度建设和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实践入手,围绕《内蒙古自治区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和公共数据管理及授权相关规定,探索开展了公共数据依法合规的交易流通,大力推动交易中心成为立足内蒙古、辐射周边、面向全国服务的数据交易平台。”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说。
“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数据交易场所,通过汇聚内蒙古自治区和周边省份特色行业数据资源,聚焦权威的数据交易流通登记服务、市场广泛认可的数据交易流通服务、自动化的数据交易产品撮合服务等,以丰富数据商品品类、拓展交易领域、扩大数据生态联盟规模的方式激发数据交易市场活力,提供高效便捷、安全合规的市场化数据流通交易服务。”孙伟介绍:“我们还深度融入‘东数西算’算力枢纽体系,充分发挥内蒙古自治区尤其是和林格尔新区的海量数据资源、超算核心节点等优势,丰富数据和算力融合应用场景,形成了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数据交易综合服务市场体系。”
谈到如何让数据要素点“数”成金,孙伟表示:“我们积极探索建立数据资产评估体系,对数据资产的质量和价值进行科学评估;拓展数据应用场景,通过数据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便捷高效的数据交易服务,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推动建立数据交易安全认证机制;加快构建公共数据资源交易流通体系,推动公共数据赋能千行百业,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
卓威:推动公共数据价值释放 赋能千行百业创新发展
“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被省委、省政府赋予‘全省公共数据资源一级开发主体’的定位。福建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易公司)是集团全资独立一级子公司,并作为福建大数据交易所的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流通交易机制体制方面先行先试,致力于推动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的深度融合发展。”福建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卓威说。
福建大数据交易所是省内唯一依法设立的数据交易场所,交易所于2022年7月正式揭牌运营,并率先获得合规数据交易牌照,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合规安全的数据交易场所。为服务各类市场主体进行数据流通交易,交易所打造了线上一体化新型交易平台——福建大数据交易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需求发布、登记确权、交易撮合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交易公司不断创新运营模式,加快数据场景开发,创新拓展“一所多站”运营模式,建立并完善行业数据专区,从行业、产业及区域等维度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目前,已上线交通、气象等领域数据专区,上架特色数据产品超百款。
同时,交易公司在生态构建及交易规模方面齐头并进。截至目前,福建大数据交易所已上架数据产品1063款,其中公共数据产品340款、社会数据产品723款,数据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多元,累计交易额已超35亿元。
卓威表示,“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公共数据示范效应,引领社会数据入场,加快数据汇聚融合,创新公共数据应用赋能,推动数据要素‘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