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美丽青城 文明花开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让校园成为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

“文明礼仪我先行”寒假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现场

●本报实习记者 若谷 文/图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明校园,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始终把打造新时代文明校园作为常态化工作,以人文管理凝聚师生力量,注重立德树人,以德育促智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走进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校园宽敞整洁,各类建筑布局合理。在校园主干道、宣传栏和教学楼内,文明宣传标语、宣传海报随处可见,文明之花开满校园。

在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领导班子带头修订并完善了学校章程,明确了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健全了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各项制度,建设了党员活动中心,完善和落实了教代会制度和学校重大决策需教代会表决,从制度上保障了对教师生活的关心和专业发展的重视。

学校重视班主任、骨干教师的成长,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教师们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结构合理、梯次发展的教师队伍。制定师德规范制度,签订师德责任书,开展师德主题讲座;探索、完善“6+1课堂教学模式”,编写《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6+1课堂教学导学案》,制定《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教师发展规划》,全方位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秉承“做清醒的读书人”的校训,注重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和活动育人,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抓重点提质量,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主题月活动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此外,坚持“五育”并举,开展文艺汇演、诗歌朗诵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多样成长平台,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为更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设有实验室、心理辅导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展览教室等,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成立了广播、武术、摔跤、美术、合唱、3D打印、创客、心理、篮球、足球等40多个活动社团,不断丰富学生课后生活,提升学生在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核心素养,校园内文化氛围浓厚。

学校自2009年11月开展“百名教师走千家”工作,至2024年1月已14年,家访成为学校常态工作。随着家访工作的深入,学生行为习惯更加规范、文明守纪变为常态,教师体谅、爱护、关心学生成为己任,家长与学校积极配合更加有效。家访改变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亲子关系,学校的学风、教风、校风也随之改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校被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授予“德育品牌示范校”荣誉称号。

未来,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将持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把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观的高地、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和培养时代新人的阵地。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