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玉泉区:医改按下“快进键”

●本报记者 阿柔娜 通讯员 张婷

近年来,玉泉区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断引领公立医院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学科创新等方面实现跨越,促进诊疗服务水平逐年提升,为人民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深入推进综合医改

玉泉区以呼和浩特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核心,紧紧围绕“优质资源下沉共享、资金使用监管、紧密型城市医疗总医院建设情况、通用监测指标四个维度”,持续推进“市区一体、以市带区、协同发展”的医疗体制改革模式。不断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完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畅通双向转诊路径。

玉泉区总医院(玉泉区红十字医院)消化内科(电子胃肠镜室)于4月24日正式开诊,填补了该医院胃肠镜检查和治疗领域的空白,玉泉区总医院(玉泉区红十字医院)与市第一医院组建联合病房,完成诊疗、教学查房及带教等工作。公立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就诊人次和住院人数较去年同期均有显著增长。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全力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玉泉区共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64444份,建档率达86.48%。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印发《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指导意见》,成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辖区常住居民签约309953人,签约率达57.61%;重点人群签约105927人,签约率达84.20%;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计划生育家庭签约覆盖率达100%。举办中蒙医适宜技术培训班,提升医疗卫生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组织开展中医(蒙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审核工作,审核通过上报62人。桃花卫生院聘请知名中医出诊,接诊患者200余人次。弘扬中医药(蒙医药)文化理念,组织人员参加中医(蒙医)健身操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开展义诊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对中医药的认同和信任。

提高重点人群服务水平

玉泉区严格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落实二孩、三孩家庭一次性育儿津贴及托育机构照护补贴政策和产假休假政策,释放生育潜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完善托育服务体系。玉泉区目前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37家、提供托位数1736个,每千人托位数达到3.28个。健全服务机制,制定托育机构备案流程,引导机构依规备案。起草《玉泉区创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探索幼儿园开设托班登记和备案模式。以普惠服务为重点,加快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托育服务体系。完成国家托育机构直报系统年报任务,开展托育机构消防安全检查,有效提升托育机构安全管理水平。

悠悠万事,健康为大。下一步,玉泉区将持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更实惠、更高效、更顺畅。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