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祁晓燕)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校园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精心守护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11月19日下午,在内蒙古大学附属中学学校食堂内,工作人员正在备餐。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赛罕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学东路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来到该食堂,深入厨房、餐厅、初加工室等地,现场查看菜品是否新鲜,食材贮存是否符合要求,食品加工操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是否规范等。在洗菜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已经备好了晚餐所用的土豆和黄瓜,并已清洗干净。检查中,执法人员仔细查看台账,重点查看食品原材料索证索票是否齐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及安全培训是否到位、学校“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是否落实等,逐一核查肉类、食用油等重点食材来源,推动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连日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全市多所学校,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检查,全面排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师生餐饮安全。检查中,重点对学校食堂“两个责任”的落实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细节、食品原材料进货时的查验索证索票流程、原材料的储存状况、餐具消毒的规范操作、食品留样情况等环节进行全要素检查。
据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王景民介绍,今年秋季学期以来,呼和浩特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通过全面排查、严格监管、宣传教育,以学校食堂、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校外供餐单位为重点对象,以食品及原料采购、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从业人员管理、加工制作过程控制、食品贮存、设施设备清洁维护、食品留样为重点环节,排查梳理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及时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
秋季学期开学以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学校食堂476家次,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756家次,下达监督建议书30份,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3份,警告行政处罚4家。向学校食堂发放“餐饮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明白卡”856份。呼和浩特市2024年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抽检已完成303批次抽检任务,94批次仍在检测中,209批次已出结果,其中7批次不合格,全部为复用餐饮具消毒不合格,目前正在核查处置。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持续发力,把校园食品安全整治向纵深推进,确保广大师生的餐饮安全,为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