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苗欣
数九寒天,回民区攸攸板镇段家窑村的内蒙古乐谷丰农业有限公司现代日光温室大棚基地却绿意浓浓、硕果累累,大棚内各种蔬菜还有草莓蓬勃生长。村民张海霞和丈夫温六旦每天在这里工作8个小时,采摘、包装等,夫妻俩月收入7000多元,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这些年,我们家住上了新房子,买了新汽车,更换了机械化的耕种设备,一年的种地收入能达到几万块钱,还能按月领到社保款。”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村民潘贵兰说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就停不下来,她相信今后的日子会更美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通过推动农业基础更加夯实、推动农村发展更有活力、推动农村环境更加宜居,来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将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2万亩,新增优质苜蓿草6万亩、青贮玉米10万亩,优质苜蓿草自给率达到45%以上。新增设施蔬菜1000亩、露地菜5000亩,新建蔬菜产地保鲜冷藏库12座……新的蓝图已绘就,相信首府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上会实现更大作为、更大突破,让农民生活更有奔头,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更美画卷。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2年,首府“建机制、保成果”“抓落实、促衔接”,大力推动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关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
2022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顶层制度、行动方案设计,汇聚力量确保各项重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制定《呼和浩特市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行动方案》,明确8方面30项工作任务和85项落实举措。制定“组团式”社会包联帮扶、打造京蒙协作“升级版”、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成效考核督导等“一揽子”工作方案,“建机制、抓落实”。统筹51家单位牵头,率领289个组团帮扶单位“组团”帮扶10个旗县区(开发区)51个乡镇(涉农街道办事处)。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含实物)1000余万元。优选645名优秀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73支,安排工作经费222万元。
对标自治区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十类重点人群”重点监测和全部农户摸排,累计摸排21.47万户48.72万人。截至去年底,全市脱贫人口共25409户52437人,其中:享受政策13125户25106人,不享受政策12284户27331人。监测户共838户1584人,全部因人因需帮扶,无致贫返贫发生。全市脱贫人口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比例50.28%,保障农村低保人群7.9万户12.8万人。安排防贫保811.77万元,投保全市农村人口90.05万人。脱贫享受健康帮扶政策1.3万户2.5万人慢性病签约实现“应签尽签”。农村低收入人群政策内可报销比例93.58%。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