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云静)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门户,在新的一年里将抢抓机遇,踔力奋发,努力打造开放新高地,助力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截至目前,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已累计引进企业47家,其中2022年新引进企业15家,包括一般贸易企业5家,跨境电商企业6家,工业企业2家,融资租赁企业1家,服务贸易企业1家。2022年1至11月,综合保税区完成进出口总额38.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进出口总额实现历史性突破。
2022年12月,我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二手车出口业务试点地区,为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业态支撑。目前综合保税区二手车业态已初现雏形,正全力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的二手车出口基地。
今年1月1日,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以来,仅6天时间,跨境商品全球购突破万单,实现开门红。呼和浩特跨境电子商务全球商品展示中心(天元商厦店)已进入店面装修设计阶段,国家馆商品展示店正在布局当中,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运营。1月8日,呼和浩特跨境电子商务全球商品展示中心驻广州招商联络处正式投入运营,为综合保税区乃至全市跨境电商产业在珠三角地区的招商联络提供了基础保障。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还积极探索培育贵金属精炼加工业态,协调联系贵金属进出口、加工企业,项目入区后有望年增进出口额90亿元,后续追加投资有望新增进出口额近190亿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将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和我市两会精神,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精准招商力度,重点引进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跨境电商和保税服务等产业,丰富业态、提升规模,年内力争实现进出口额70亿元。同时重点推进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推动与广州勍耀集团的经贸合作,扩大肉类进出口、二手车出口业务规模。二是全力引进二手车检测、改装、装配企业,培育提升本土二手车出口产业规模。三是全力推进园区集装箱堆场和消防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确保上半年投入使用。四是筹备建设占地40亩的冷链物流仓储设施,着力打造重点面向俄蒙欧市场、辐射华北地区的进出口肉类产品大型冷链仓储物流基地。五是积极申请国际铁路联运计划、增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欧班列线路,培育我市及国内优质产品在综保区集散、分拨业态形成规模,为欧洲优质产品引入国内打造良好物流通道。六是参照国内其他临空型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情况,科学布局规划新机场综合保税区建设,全力推动综合保税区和临空经济区双区叠加效能,为创新开展飞机保税租赁、保税维修、高端航空物流等业务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