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彩霞
伴着新春的喜庆,行走在青城的大街小巷,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广场、公园、景区,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扮靓城市,志愿者捡拾垃圾、开展文明劝导,文明风尚随处可见……这是首府广大干部群众志愿者积极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缩影。
“我们小区建成已有30年了,基础设施老化,下水管道经常出问题,改造后再不用为下水问题操心了,居民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2022年夏天,玉泉区长和廊街道万峰小区的居民看到小区改造的成果高兴地说。
去年以来,呼和浩特市聚焦聚力补齐设施短板,切实加快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和建设步伐,对全市392个老旧小区、8个棚户区项目进行了建设改造,同时落实保障性租赁住房7000多套。这些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让老居民享受了“新”生活。
路面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主题的文化墙营造出浓浓的文明氛围。“路平、灯明、水清、树绿、畅通”,昔日破旧的小巷变成了百姓家门口的一道风景线,方便了群众,扮靓了城市。
按照完善配套、方便生活需要,改造道路、通畅小区交通,拆违增绿、净化美化环境的改造原则,我市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质,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推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在首府的街头巷尾,总有一抹“志愿红”,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或进行文明劝导,或在困难群众家中穿梭忙碌……他们身穿红马甲,用心帮助每个人,用爱温暖这座城,构成一道道美丽的流动风景线,他们既是志愿者又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参与者,他们以实际行动为城市文明“加分”。
去年以来,首府先后印发《共建共享文明城市》《文明提升月》《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等创城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月方案。各街道志愿服务所、社区服务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服务岗每天都有志愿者为群众提供服务。同时,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大学生、社会公益组织、热心群众等积极开展全民卫生日、志愿者下社区、垃圾分类等创城志愿服务活动。
走进大学路便民服务市场,只见市场内地面干净整洁,垃圾有序堆放,货物摆放整齐。“以前,这里的卫生环境差,我很少来这里买菜。如今,市场环境得到改善,来这里买菜心情都变好了。”对于如今的市场环境,市民张玉桃竖起大拇指说。
“您好,这里不能停车,请您按照规定把车停在停车位上。”在赛罕区丰州路,执勤交警正在劝导司机规范停车。
去年以来,我市结合交通秩序治理,持续开展执法整治百日行动,全面加大路面巡逻管控力度,投入力量集中治理车辆乱停乱放、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对路面及背街小巷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进行处置。不定时在重点整治路段及主要路口设置临时检查点,对电动自行车不遵守交通信号、逆向行驶、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结合“一月一主题”创城攻坚专项整治行动,我市深入开展基础设施提升、市容市貌净化美化、交通秩序整治、重点区域及周边综合整治、集贸市场提升改造等8大攻坚行动,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打造了城市大脑3.0版,让“一网统管”成为城市智慧化管理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