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市商务局: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促进商贸经济增长

(上接第1版)补短板方面,推动商业综合体、冷链物流等26个重点项目。推动中山路商圈加快数字化改造,打造智慧商圈;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加快建设东客站商圈;推动锡林南路商圈建设,培育休闲娱乐、保健康养等消费热点。跟进华润万象城、城南万达广场等16个商业综合体建设;盘活新华广场地下互联互通、城市文化客厅项目,培育中高端消费载体。加快伊顺智慧物流园建设运营,推动名品福、中粮贸易等5个重点冷链物流项目。引进新发地、农博园农批项目,构建层级合理、功能配套的市场体系。

增动能方面,推动“两中心、两园区、两基地、两平台”项目。推动金桥“双创”示范区“品牌孵化中心”“电子商务共享云仓中心”项目建设;积极跟进京东科技数字经济产业园、京东淘网络科技“内蒙古数字电商园区”建设;支持万卷楼直播电商孵化、“映像数字营销”基地建设;建设圣天农批平台、食全食美数字零售平台。

外向型经济将推动“拓功能、增业态、促开放”三项举措,擦亮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二手车出口试点地区等“国字号”招牌,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圈”。

拓功能方面,推动4个平台建设。开展机场航空口岸规划建设,谋划综保区申报;推动综保区升级,支持二手车出口和贵金属精炼加工项目落地,支持洋葱国际、爱子家、斑马等跨境电商发展;推动沙良物流园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打造中欧班列货物集散地;加快白塔国际机场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建设。

增业态方面,重点强化4项服务。推动跨境电商综合区“9710”“9810”通关服务系统运行,引进贸欧、海陆通达、欧若至等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培育伊利集团在新西兰等国家海外仓建设,申报自治区首批试点;依托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推动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建设,培育鸥际贸易公司成为我市首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促进蒙牛、中环、北平纺织等外贸企业业绩回流。

促开放方面,全面推动4项工作,协助做好“中蒙博览会”筹备保障工作,深度参与“国家向北开放贸易洽谈会”;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推动蒙树、燕谷坊、青青草原等企业在香港或境外上市;推动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境外投资,鼓励伊利、蒙牛、金河生物等企业优化境外投资产业布局;服务开发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以商招商。 (李海珍)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