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首府现代服务业抓聚集提品质聚合力

●本报记者 刘丽霞

成功获得“十四五”首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两大物流领域“国字号”名片;

成功入围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

入选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

2022年,呼和浩特抓聚集、提品质,全力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取得了一项项骄人的业绩。

2023年,呼和浩特将凝聚强大现代服务业合力,高质量打造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呼和浩特快递物流业发展迅猛,多家物流企业纷纷入驻青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2022年,韵达、中通等项目建成投用,伊顺物流园主体完工,圆通、九州通等项目顺利推进。商贸物流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以前我们逛街购物要到市区,随着万达广场入驻金桥,以后我们在家门口附近就能逛商场、看电影、吃美食,真是太方便了。”对金桥开发区滨河湾、华渊春晓、千家和泰、金地、恒泰盛都等小区的居民来说,城南万达广场的建设将带动周边商业的发展,也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此外,华润万象城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即将成为现实。

广发银行正式进驻我市,欧晶科技成功上市,内蒙古青城乳业交易中心组建揭牌,人民币贷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金融产业迈上了新的发展台阶。

优然牧业总部和国电投、华为、中石化、国家能源集团、京东、远景、特来电、航天六院等区域总部相继落地,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呼和浩特这些年来城市建设的越来越美了,也增加了很多休闲游玩的好去处。”说起呼和浩特的变化,很多市民感触颇深。

去年,大黑河郊野公园正式开放,马鬃山滑雪场二期投入使用,伊利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入选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蒙牛工业旅游区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塞上老街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新城区保合少镇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首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扎实。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呼和浩特的现代服务业也将在全面实施“强首府”工程的重大机遇中实现高端融合发展。

“我们现在买菜购物很方便,东边有保全庄市场,西边有美通市场,中间有好几家大型超市,购物环境好,商品质量也有保证。”家住黄金海岸小区的居民汪女士说。

呼和浩特围绕打造区域现代消费中心,推进中山路、锡林南路、东客站、国贸大厦、摩尔城等商圈提档升级。新增家家悦、振华等大型连锁超市门店10家,利客、一团火等品牌便利店200家以上。在市四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0个,布局惠民菜店100个以上。加速线上线下消费融合,积极发展地铁经济、网红经济,开拓更多潮流夜市、后备箱集市等新型消费场景,举办各种促销节、文化节、美食节活动,让首府的消费活力充分释放、让城市的烟火气息越燃越旺。

“呼和浩特新增了多家物流仓储企业,希望能在投入使用后增加转运的科技含量,使用智慧物流,让用户在手机上就能看到自己购买的商品和发出的货物在哪里、什么时候送到,都能明明白白,一目了然。”热心市民董海英就首府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抓物流提级。用好呼和浩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两块“金字招牌”,积极申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建成运营伊顺、圆通、九州通等物流园,开工建设中农联、明品福、中粮贸易等物流园,打造服务自治区、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的区域物流集散中心。

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可赏色、冬可戏雪。呼和浩特四季分明,四季皆景。呼和浩特全域旅游吸引四方游客。

抓文体旅融合。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总结经验、盯住短板,力争拿下这块“金字招牌”。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施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启动“一带一路”世界雕塑公园和天骄、万和、敕勒川、清水河等体育公园建设,培育呼和浩特马拉松赛、呼和浩特马术赛、马鬃山冰雪季等特色体育品牌。打造“北部敕勒川”“南部黄河湾”两大特色旅游带,开工建设哈达门高山牧场旅游区项目,加快淖尔梁高山草原旅游、圣水梁九龙湾等项目建设, (下转第2版)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