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耿欣)随着我市各学校陆续开学,孩子们也从悠闲的居家生活回归到紧张忙碌的校园学习中,如何帮助青少年在新学期做好心理调适,心理专家给出了建议,以便家长帮助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根据近日《中国教育报》发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1%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开学工作。高女士的儿子在我市启秀中学读初二,她说:“孩子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学习习惯、生活节奏也要重新调整,能明显感觉到孩子的情绪变化。”随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增多,希望社会各界、家庭学校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孩子应有的关心关爱,高女士表示。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杨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家庭生活环境转变到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秩序,有些孩子会出现紧张、不安、烦躁等情绪反应属于正常现象,家长应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包容,认同孩子的压力和感受,引导积极情绪,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活力。
那么,如何帮助青少年在新学期做好心理调适?杨欢给出如下建议——
一是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在开学前一周可以提前调整作息规律,尽量按照上学时的生物钟起床、用餐和休息,同时要协调好孩子的学习、睡眠和运动时间,让孩子拥有稳定的心理基础。
二是与孩子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现阶段的学习情况,与孩子共同制订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要把握计划的可行性、可测量性和时效性,保证计划顺利实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是发挥榜样的力量。家长要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身体力行地让孩子了解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也可以多给孩子讲述平凡英雄的故事,帮助孩子提高认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端正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是进行亲子活动。可以通过做游戏、逛博物馆等亲子活动,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舒缓情绪,让孩子找到兴趣爱好,敞开心扉结识更多朋友,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走出消极情绪。
同时也提醒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防止负面情绪影响孩子,要及时与心理老师等相关人员保持联系,时刻掌握孩子心理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