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理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深入理解把握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

●刘岚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

一、从大会召开的历史时机上理解把握大会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精辟概括了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历史特点。一是新的战略机遇,那就是我们党已走过创造辉煌的一百年,正团结带领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这个机遇是历史性的、战略性的;二是新的战略任务,那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个任务是历史性的、战略性的;三是新的战略阶段,那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历史性成就,也进入了乘势而上、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被迟滞甚至打断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是历史性的、战略性的;四是新的战略要求,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已走过第一个十年,必须继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个要求是历史性的、战略性的;五是新的战略环境,那就是百年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这个环境是历史性的、战略性的。面对这些新的历史特点,我们党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谋划好未来的目标任务和行动纲领,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从大会承担的使命任务上理解把握大会的重大意义。大会总结了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奋斗目标,确立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是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民意愿、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概括了大会的主题,回答了在新征程上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三个务必”的重要要求,在概述五年来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础上,以“三件大事”“十六个方面工作成就”“四个里程碑意义”,全面回顾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伟大变革,以“两个行”“两个结合”“六个坚持”等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两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及前进道路上要把握好的“五个重大原则”等若干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十二个方面的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三、从大会取得的政治成果上理解把握大会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共同期盼、共同心愿。事实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早已深深镌刻在党员的情感里、人民的心坎中、中华的大地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以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让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厚植起对习近平总书记忠心拥戴、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衷心拥护之情。新时代十年的非凡历程充分证明,正是有总书记掌舵领航,全党才有了顶梁柱,14亿人民才有了主心骨;正是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全党全军各族人民才有了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这更是党之幸、国家之幸、人民之幸、民族之幸。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