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

以文明之风拂润校园

本报讯(记者 吕会生)作为第二届自治区文明校园,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突出亮点,抓出成效。

在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市第十四中学领导班子创新活动形式,推动全校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通过中心组开展集中研讨、轮流发言抓干部理论学习,通过支部学习、年级组、教研组政治学习抓教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通过校会宣讲、主题班会、团日活动、主题学生活动抓学生理论学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市第十四中学校党委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组织了主题校园文化现场会,开设主题思政大课堂,引领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学校组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题的汉字听写大赛。2021年,学校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示范校验收工作中被评为示范校。

该校充分发挥德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定期举办主题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展示学校“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果,搭建起家校共建、共享、共育的桥梁。扎实开展学生的美育、体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研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同时组织全校各班设计班徽、班旗,选定班歌。开展微型钢琴演奏会、迎新美术作品展等多彩的美育活动。编排、组织学生进行外练筋骨、内修气神的健体项目。积极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设计构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定期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对预警学生建档立卡,加强跟踪指导。

以学术研究为抓手,注重提升班主任专业核心素养,培养学习型德育人才。开展班主任专业发展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开展班主任主题教育课程行动研究,细化教育技能;组织关于学生阳光品质培养策略研讨,提升教育效果。同时完善和落实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学思结合 师生互动”的思维型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开展各类课堂教学比赛、校本课程开发,深入抓好教学研究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课堂教学质量。

市第十四中学于2019年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教育教学环境焕然一新,各类配套设施齐全先进;学校积极打造平安校园品牌,全面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等综合防范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开展常态化校园安全教育,为建设优美校园环境提供保障。

同时,该校充分使用校报、校园广播、电子屏幕、宣传栏和板报,围绕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推出170余条相关报道的微信链接。加强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落实手机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防网络沉迷教育,提升网络文明素养。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