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向华 通讯员 祁惠子)为了切实将民贸民品贷款贴息政策落到实处,我市将“财政+金融”有机组合,通过财政资金对民贸民品贷款贴息的撬动作用,降低民贸民品企业融资成本,提升民贸民品企业用好金融资金的积极性,加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对民贸民品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目前,自治区下达我市的6220万元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引导支持资金,已全部拨付至相关承贷金融机构。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会同市民委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申报与审核工作,确保贴息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其中,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犇腾牧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赛科星繁育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获得贷款贴息资金527万元、527万元和134.5万元,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促进我市奶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融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华欧淀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获得贷款贴息资金527万元和114.04万元,利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