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丰州滩 上一版   
下一篇

有书作伴,此生不虚

图片来源:IC photo

■ 高培萱

人生在世,没有书读恐怕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南宋诗人尤袤在论书时曾经有一段妙喻:“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这位诗人道出了书的精神,书的品质,书的作用,书给人带来的好处和书与人之间难舍难分的关系。另外还有一些鼓励人们去读书和描绘读书乐趣的语句,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

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看起来各个年龄段对读书的感悟是不一样的,阅历越深,对读书的感悟应该说越深。鄙人古稀老人,年老眼花,读的书是一年比一年少,惭愧的是现在读书还处于中年的“庭中望月”之阶段,一则是读的书少,二则是对书籍的悟性是很差的。活到老学到老,唯有有生之年多读书,争取早日达到“如台上玩月”之境界!

书籍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可以说,在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前,人类载录文字符号的岩刻、甲骨、竹简等均可算作是广义上的书籍。人类的文明史应该说大部分是由书籍流传下来的。在人类的漫漫岁月中,究竟诞生过多少书籍?恐怕是无法统计的。书籍不仅是白纸黑字,而且是潜在的生命——过去的岁月已经沉默,而书籍却还在说话,永远用无声的语言和阅读者进行对话,使人们感到,只要有书籍与人同在,这个世界就永远年轻,不会衰老。

书籍与人类如此亲密,古今中外书籍的海洋又是如此浩渺无边,以致于我们不得不感叹人生的短促,可以说,一个人一辈子读再多再多的书,也仅仅是在书籍的海洋边上徜徉了一下而已。人生有了书籍的陪伴,世界就显得宽阔,人生就变得充实。翻开书籍,恰同朋友、知己谈心,再多的无聊、再多的空虚、再大的迷惘会在书籍的引导下豁然释解。

人生有了书籍的陪伴,便等于有了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攀登的手杖。一本本书籍,其实就是对人生的一串串询问,一次次解答。书籍感悟着人生,人生反过来又解读着书籍。

人生有了书籍的陪伴,便有了认识过去与未来的眼睛。书籍让我们结识天下朋友,还让我们结识现在和历史,又让我们与不可知的未来握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有书做伴,此生不虚也。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