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首府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企帮企护企

本报讯(记者 武子暄)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去年以来,我市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

“感谢司法所和结对律所为我们企业提供的法治体检和法律服务,真是实实在在帮我们解决了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中山西路红色商圈的经营者王先生说。日前,回民区司法局中山西路司法所在中山西路红色商圈试点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企业和律所结对共建活动,律师事务所代表现场为企业“精准把脉”,进行全方位的“法治体检”,了解律所为企业法律服务的短板,坚持“知企所盼、问企所需、帮企所难”,为企业用工、业务销售等提供精准法律服务,解决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同时讲解各项惠企政策,助力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该活动开展以来,中山西路司法所共组织市区两级8家律师事务所,为红色商圈8家民营企业开展法律进企业宣传活动25场次,召开座谈会6场,举办线上法律培训班3场,上门体检6次,出具“体检报告”6篇,解决企业法律问题18件,帮助企业防范化解法律风险22余次,得到商圈企业的广泛好评。

企业和律所结对共建,用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护航企业健康发展,这只是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为讲好首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故事,2022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紧盯经营主体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优化“法治体检”项目清单,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132场次,紧抓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实现100%。认真办理“蒙企通”平台投诉案件,共收到企业举报投诉案件42件,已办结35件。推出便民利企法律服务清单128条,全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持续向基层延伸。

线下服务零距离,线上宣传不间断。2022年,我市开展了“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法治宣传专项行动。依托“普法直播间”,以直播的形式举办了全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送法进企业”等主题宣传活动,参加人数达21万人次,全市1300多家大中小企业收看学习。同时,通过丰富案例,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形成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我市将以法治政府建设为重点,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在立法、执法、守法、普法上全面发力。同时围绕各类经营主体需求,继续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做好法律法规“立改废”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持续打造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