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婧姝 实习记者 若谷 文/图
沐浴着初夏的暖阳,伴着和煦的微风,走进清水河县宏河镇聚宝庄村樱桃采摘园,红彤彤的樱桃在绿叶的衬托下,宛如一颗颗红玛瑙挂满枝头,在阳光的映射下,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
层层叠叠的翠绿间,55岁的工人刘果树正在小心翼翼地修剪树枝,忙得不亦乐乎。“我们这里产出的樱桃品相好、味道甜,不仅深受我们当地人喜欢,还远销包头和朔州,供不应求。”刘果树黝黑的脸上乐开了花。自从村里办起了采摘园,像他这样的长期工有5、6个,他们每个月可以拿到4000元的工钱,再也不用外出打工,在自家门口就能赚钱。
“去年62个棚的樱桃收益达到了150万元左右。今年温度调控得不错,花儿开得集中,坐果率挺高,收益肯定比去年好。”聚宝庄现代设施农业园农业技术员刘勇告诉记者,“目前,樱桃已进入了采摘期。一般从四月下旬一直能摘到六月中旬,今年的市场价格在每斤50元到60元左右,预计收益能达到200万左右。”
大棚里的西红柿成熟了,工人正在忙碌采摘、装桶、上车,拉走的一车车西红柿映红了大家的笑脸。走进西红柿封箱车间,工人们正围在选果机前作业。他们将刚摘好的西红柿倒入选果机中,选果机按照大小和分量的不同将西红柿分为四类放入纸箱中封箱送到我市各大农贸商超市场。“以前挑选西红柿都是人工挑选,不但效率低,而且挑选的西红柿大小也存在一定误差,影响销售。如今,我们引进了自动化西红柿选果机,现在选果的效率大大提升,销量也提高了不少,最高峰每天可以封装两万斤西红柿。”刘勇说。
产业兴,则农村兴。2022年以来,聚宝庄村建成温室大棚225座,其中温室种植蔬菜133棚,温室种植葡萄25棚,温室种植樱桃62棚杏树5棚;此外,还整理种植露天葡萄300亩,海红果700亩,并配套建设机井5眼,一个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农业园初步建成。
“目前,我们正在打造‘蔬菜杂粮、林果飘香’小产业集群,建设露地蔬菜、林果基地、厚墙体温室、塑料大棚和小杂粮示范基地。依托现有产业,不断创新‘互联网+农业’模式整合资源,以‘认养一棵樱桃树,收获一树樱桃果’的方式,全力打造现代化农产品生产、经营、流通体系;不断创新‘旅游+产业’的全域发展思路,打造集农事体验、创意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聚宝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万斌告诉记者。
“暖暖小村落,果蔬满园田,培育富民的产业,带动群众稳定脱贫,长效增收,让村民有‘聚宝棚’,真正实现发展产业活跃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这是聚宝庄村建立产业发展共同体的工作目标。下一步,聚宝庄村将继续通过以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为纽带,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联合体为主体、农户参与为基础”的农业标准化模式,乘着大数据信息化“快车”,推动产业发展,带动解决就业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务工,顾家挣钱两不误。让群众在发展中共享成果,让乡村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