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会生 耿欣
初夏的青城生机勃发,万物欣荣。5月23日,新时代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交流活动暨呼和浩特市第二届“雷锋学校”创建现场观摩活动在赛罕区锡林南路小学举行。与会人员对赛罕区锡林南路小学的校园文化、我市“雷锋学校”创建成果进行实地观摩,现场观看了市四区各学校青少年表演的精彩节目。现场观摩活动展现出首府中小学校传承和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热情,彰显了我市引导广大青少年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以实际行动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的浓厚氛围。
“今天的观摩让我深受启发,首府‘雷锋学校’创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各学校通过开展续写雷锋日记、剪纸、绘画等活动,把学习雷锋精神与美育教育相结合,深化了孩子们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增强了孩子们向雷锋学习的信念。学雷锋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所以要教育孩子们从小就在心灵深处埋下雷锋精神的种子,引导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从小学雷锋长大当先锋的观念。”雷锋杂志社总编辑陶克说。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赛罕区深入挖掘雷锋精神与时代契合的德育教育资源,在创建各级文明校园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雷锋学校”创建工作,选取锡林南路小学、敕勒川绿地小学等8所学校为赛罕区首批“雷锋学校”。赛罕区委宣传部孙丽介绍:“各校秉承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在校园内建设雷锋精神宣传阵地、雷锋文化长廊,利用主题思政课、班队会、情景剧演出、军乐团展示等多种形式诠释雷锋精神。师生共同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参加摆放共享单车、维护公共卫生、关爱孤寡老人等活动践行雷锋精神,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学习雷锋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我校以‘雷锋学校’创建活动为契机,将‘螺丝钉’精神贯穿学校育人工作始终,积极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优良品质,在实践中真正把雷锋精神落细落实。多年来,学校构建了‘一课程’‘两抓手’‘三关爱’‘三结合’的‘1233’建设理念,以红领巾暖冬行动、红领巾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雷锋学校’的创建,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粒雷锋精神的种子’,以实际行动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锡林南路小学副校长杨俊说。
锡林南路小学的学生们得知学校被评为“雷锋学校”后非常高兴,少先队员王梓扬坚定地说:“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传承和弘扬好雷锋叔叔的珍贵品质。”少先队员申好也感到十分自豪,她说:“雷锋叔叔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向雷锋叔叔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学雷锋活动,传承和弘扬好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