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玉泉区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充分发挥老年大学主阵地作用,让更多老年人在组织的凝聚下、在文化的浸润下,丰富精神生活、书写晚年精彩。
玉泉区老年大学自2022年9月建校以来,在四个优化上持续发力。一是优化办学质量。探索“学养相济,乐为结合,融入社会,服务大局”的办学路径,构建立体式、多元化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模式,以完备的规章制度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作为重要支撑,走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二是优化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从教和学延伸到“用”字上,并在“用”字上大做文章,开展不同学科的大师培训、比武大赛、作品展览,增强老年人学习积极性。三是优化课程设置。创新以“银龄点单”方式新增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特色课程,让老年学员“学得进”“学得好”,截至目前,开设常规传统课程8门,自选特色课程6门。四是优化师资力量。充分发挥玉泉区专业技术人才、辖区学校专业师资力量,充实专业化师资队伍,建立联席机制,全方位保障课程服务的专业化。截至目前,拥有优秀教师38名,名师名家26名。
搭建三个平台让文化养老有广度。一是搭建红色教育学习平台,在日常教学中安排学唱红色歌曲、编排红色舞蹈、开办红色讲座等,提升老年学员红色文化素养,厚植老年学员爱党爱国情怀,集聚社会发展正能量。二是搭建老年人健康服务平台。联系辖区内正规医疗机构定期为老年人提供义诊服务,开展政策法规、防范诈骗、智能手机使用等宣传活动20余场次。同时还创办“心灵驿站”,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及疏导服务。三是搭建“我们的节日”文化宣传平台。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写送春联贴春联、包粽子、做香包等活动。
推进志愿服务让文化养老有温度。玉泉区老年大学有效发挥老年学员资源优势,成立志愿服务队,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通过老党员宣讲、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等多形式近距离宣传党的理论、民生政策等。截至目前,参与学员百余人。同时,志愿服务队员深入居住社区积极开展各类文明行为、文明交通劝导活动50余次、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次。志愿者们还深入村社区组织老年群众学习舞蹈、书法、绘画、声乐、剪纸等,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推动玉泉区老年教育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贡献着力量。
(张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