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清水河县:数字技术助力 护林工作插上智慧“翅膀”

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 实习记者 若谷)一早,清水河县城关镇护林管护队队长牛世华像往常一样走进银滚山长城公园,打开手机在“青城巡护”App打卡签到后,骑着摩托车开启了新一天的森林巡护工作。

在下阳塔村的山杏林巡护时,牛世华发现树杈上有白色幕网现象,凭借多年巡林经验,他立即掏出手机,打开“青城巡护”App,拍照后把幕网情况、位置和受灾面积等信息上传平台。

同一时间,“滴滴滴……”清水河县林业和草原局保护中心“青城巡护”系统发出提示音,县林业和草原局保护中心副主任李霞立即点开屏幕中三维立体图上的蓝点位置,看到牛世华上传的虫害图片后,她立即拨通电话询问情况。

“牛队,我在系统里看到您上传的虫害图片,具体位置在哪里?我们马上派专家去现场鉴定。”李霞说。

经专家鉴定,白色幕网现象为林木食叶害虫黄褐天幕毛虫,受灾面积大约5000亩,约41万株。

配药、加水、装药水、喷洒……保护中心组织消杀人员沿道路深入林区,在虫害处进行撒网式喷洒。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助力,传统森林管护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在清水河县,广大护林员们借助“青城巡护”系统、森林防火智能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进一步强化森林管护,保障生态安全。2019年以来,清水河县林业和草原局依托市林业和草原局开发的“青城巡护” 系统,已覆盖全县400名护林员,效果非常明显。“只需轻点鼠标,即可看到护林员的个人资料、使用情况等信息。”李霞告诉记者,通过“青城巡护”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记录护林员的巡山轨迹,还可进行摄像、语音上报、任务收发等各项工作,让巡山护林更加精准高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清水河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先后组织实施了以“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为主的一系列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极大地增加了林草地面积,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下转第2版)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