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市残联:用爱和行动守护“折翼天使”

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残联高度重视未成年残疾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康复训练、关爱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为他们未来健康发展、融入社会打好基础的同时,努力打造“守护折翼 与爱童行”工作品牌。

一、加强康复管理工作,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成效。为进一步加强首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2023年,市残联召开了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服务机构法人代表座谈会、在训残疾儿童家长座谈会、全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指导会议3次;积极赴我市各旗县区残联和儿童康复定点服务机构调研残疾儿童康复工作22次;促进《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落实落细,达到应救尽救、应补尽补。

二、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助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2023年,市残联投入资金1382万元,对800多名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救助,对其中的75名0—4岁的肢体、智力、孤独症儿童开展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服务;投入教育补贴13.6万元,使68名0-6岁残疾学前儿童受益。

三、康复教学多点发力,护航残疾儿童健康成长。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13家,主要针对0—10岁听力、智力、视力、肢体和孤独症五大类残疾儿童开展学前康复教育融合工作。

四、康教融合多方交流,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市残联积极配合市教育局,联合各旗县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利用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等6所学校和培智班,对适龄残疾儿童提供教育安置意见并提供“幼小衔接”训练;对已到入学年龄、可以正常入学的残疾儿童采用“随班就读”的形式;对于无法“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采取“送教上门”的教学形式,最大程度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

五、关心关爱残疾儿童,志愿服务在行动。成立市级助残志愿服务队,积极发挥“守护折翼 与爱童行”品牌效应,组织助残志愿者前往内蒙古图书馆、市特殊教育学校、市图书馆康复教育机构等开展“大爱北疆 书香阅读”“世界孤独症日”专题讲座、“悦声影院-聆听文字之声”等各类关爱残疾儿童志愿服务行动6次,送去爱心物资1000余份。 (张静雯)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