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刘艳霞
近日,“小蒲娃”儿童权益服务走进新城区胜利街小学,小宣讲员们和“小蒲娃”将法律条文变成了生动的生活场景,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到霸座、高空抛物、招猫逗狗等是不文明、不道德行为。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事关千千万万家庭幸福安康。‘小蒲娃’儿童权益服务项目于2020年立项,充分发挥‘互联网+社工’理念,逐步打造了‘小蒲娃’进课堂、‘小蒲娃’信箱、‘小蒲娃’妈妈志愿服务队、‘小蒲娃’梦想益站,建立了‘家、校、社’联动的服务路径,奠定了党建引领、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创新模式。”社工宝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宋玉强介绍。
据了解,“小蒲娃”儿童权益服务是以儿童普法为主线,通过普法形象“小蒲娃”,为孩子们提供普法安全教育及心理支持,旨在提升孩子们的法律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及心理健康水平。截至2022年底,该项目已执行三个学年,服务我市7所小学,累计参与学生3312人,收到来信1870封,重点回信300余封。多年来,“小蒲娃”儿童权益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评为2021年“蒲公英”内蒙古妇女儿童权益服务“品牌项目”、2021年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项目”等。
“每当遇到烦心事、解决不了的事情,我都会给‘小蒲娃’写信,每次‘小蒲娃’都会在回信中耐心开导我,为我指明前行方向,让我豁然开朗。”四年级学生陈奕铨开心地说,很荣幸自己这次被选为“小蒲娃”宣讲队成员。
“‘小蒲娃’讲的法律知识很实用,我们做家长的也希望孩子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成为一名知法、懂法的新时代好队员。今年我也参加了‘小蒲娃’妈妈志愿服务队,希望和孩子共同成长,将法治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小蒲娃”宣讲员贺一鸣的妈妈说道。
新城区胜利街小学德育主任黄鑫说:“我们作为该项目服务首批进驻的学校之一,目前累计有1782名学生及家长参与服务活动,其中进课堂受益学生525人,通过云课堂受益学生1257人,‘小蒲娃’已经成为陪伴与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知心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