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近年来,清水河县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围绕市委工作部署,瞄准“生态立县、生态强县、生态优县、生态兴县、生态富民”总目标, 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一直以来,清水河县把“生态立县”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先后组织实施了以“三北”防护林、黄河生态廊道、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为主的一系列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极大地增加了林草地面积,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至“十三五”末,全县各类林木保存面积13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草地保有面积166.7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0.1%,建成生态经济兼用林88万亩,国家级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各1个。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中国生态魅力县城”等诸多荣誉。
2022年,清水河县实施黄河重点生态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沿黄廊道生态建设等项目,完成国土绿化45.85万亩、占全市绿化总面积的80%。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厉打击非法煅烧高岭土、露天焚烧秸秆等行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4天。全面落实“河长制”,黄河及其支流国控断面水质全部稳定达标。强化土地污染管控治理,4家重点监管企业全部达标。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分别下降3.6%、3.3%,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以上。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累计创建绿色矿山6家,恢复治理开采破坏区域10.67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清水河县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现代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多业并举”。
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26个,一批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项目得到全速推进。旭阳中燃年产360万吨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3至6号焦炉建成投产、焦炉煤气制合成氨生产线主体完工,三联化工电石炉搬迁技术改造项目正在推进,以煤化工、氯碱化工为主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久鼎年产10万吨煅烧高岭土、清和年产3万吨莫来石、绿盎年产2万吨氢氧化铝中试等3个项目竣工投产。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