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新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研究发现半数海洋颜色生变与人类活动有关

在过去20年里,科学家通过人造卫星观测数据发现,半数以上海洋表面颜色发生显著变化,这与全球浮游生物爆炸式增长有关。该研究报告合著作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候建模师斯蒂芬妮·杜特凯维奇表示,发现海洋颜色出现变化并不奇怪,但这个结果令人感到恐惧,这些变化与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是一致的。

人类肉眼观察到的海洋颜色变化并不明显,但根据人造卫星的观测数据,目前全球超过56%的海洋已发生颜色变化,该面积超过了全球陆地总面积。从近地轨道收集的颜色数据显示,赤道附近较热的热带海洋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绿。浮游生物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帮助维持磷虾、鱼类、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浮游生物正常生长被视为海洋健康的迹象。但是,过去十几年来,大量海洋浮游生物过度增长和吸氧腐烂。虽然包括绿藻在内的许多微生物在吸收太阳能时能吸收二氧化碳,但它们数量骤增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海洋出现缺氧“死亡区”。

杜特凯维奇说:“多年以来,我一直在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海洋颜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希望大家认真看待这件事情。事实上,海洋绿化并不能单纯地用任何自然发生的、季节性的或者逐年变化的浮游生物繁殖来解释,这是人类活动影响地球生态系统的额外证据,是人类影响生物圈的另一种方式。”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