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祁晓燕)近年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不断更新、优化、升级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提升政务服务效率,让经营主体拥有更宽松便捷的发展环境和氛围,收获更多“看得见”的幸福感。截至7月底,全市今年新设经营主体41569户,经营主体总量达到366988户,广大经营主体持续迸发出新的活力、新的气象。
——“沉浸式”走访调研,问计于民聚民意。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经营渠道、监督执法、融资贷款、住房用工等内容进行调研,并深入商户开展问卷调查,将收集到的884份调查问卷形成《呼和浩特市个体工商户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同时将有关意见建议告知各相关部门,全力助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开展“走基层、办实事、优环境”专项行动,围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先后组织召开座谈会65场,共邀请1184户经营主体参加,共收集到问题及意见建议569条,整理出《企业座谈调研(呼和浩特市)问题清单》,由各相关单位按照时间节点逐一落实整改,目前已全部完成。围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持续开展实地调研走访,了解经营主体经营状况,倾听发展诉求,为个体工商户解决实际问题,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截至目前,已实地走访联系个体工商户1445家。
——“多维式”宣传贯彻,凝聚发展新势能。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手段。通过登记窗口、走访等多种渠道宣传《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年成长计划》等相关政策,提振个体户转型升级的信心。目前,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已深入经营主体宣传助企纾困政策1744人次,为经营主体解决助企纾困政策性问题71个,将185户个体工商户列为重点支持对象,辅导解读政策、进行跟踪服务140户。体验办事流程,打造一流环境。开展“四进”活动,组织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进大厅、进窗口、进专区、进一线”,以办事人员的身份进入各级服务窗口获取“群众办事体验”,现场协调解决服务对象、服务窗口在办理审批服务事项中遇到的问题,推动政务服务走实又走心。
——“滴灌式”服务破难,为经营主体发展聚力。在优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协调相关单位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审批大厅设立帮办专区,安排专人与企业对接,为企业提供“跑腿办理”服务,企业不出门即可享受政务定制服务。同时,专区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办事群众进行网上申报,针对特殊群体,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主动作为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申请人口述帮办人员操作等方式,切实解决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在便捷市场准入方面,依托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网上申办平台”不断提升经营主体办事便利度,全面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将“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缩短至20天,1至7月,全市通过全程电子化方式办理经营主体登记业务75691笔,全市办理简易注销3384户。同时,按照《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相关要求,积极推动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1至7月,个体工商户新设立26508户,变更经营者3415户,“个转企”9户。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口,持续为经营主体保驾护航、赋能添彩,让广大经营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充分迸发,为推动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