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经济·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小沙棘变身生态致富大产业

工作人员正在制作沙棘产品

南天门沙棘基地

本报讯 (实习记者 刘艳霞)金秋时节,沙棘迎来丰收季。在位于和林县南天门的沙棘采收区,记者发现,一串串红彤彤的沙棘果挂满枝头,粒粒清亮,颗颗饱满。“这红果叫中华沙棘,这里都是野生沙棘,沙棘‘浑身是宝”,从果实、果籽到果叶都可以有效利用,是药食两用的植物珍品,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郑从武边走边向记者介绍他的“宝贝”沙棘。

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宇航人公司)创立于1995年,从生态保护种植到产品的深度加工,公司逐步延长产业链,相继在医药、功能食品、个人护理品、保健食品、沙棘饮品等领域开发并上市了近200多个优质产品,形成多元发展格局,逐步向着沙棘产业现代化、专业化、系列化发展目标迈进。

宇航人公司经过20多年的沙棘全产业链开发利用,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绿色天然沙棘产业发展模式。相继获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国家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其研发的产品还通过了世界最权威检验机构检测,获得美国FDA、美国有机食品(NOP)、欧盟有机食品、日本有机农产品(JAS)认证,产品出口到近20个国家和地区。

多年来,宇航人公司坚持走以沙棘荒漠化治理、生态改善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道路,以“种一丛沙棘、绿一片荒漠、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将防沙治沙与发展沙棘产业相结合。从2017年开始,该公司在和林格尔县以及清水河县打造了五万亩的沙棘标准化种植基地,基地的建设为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每亩地可以种100棵雌株沙棘,每棵树产4公斤沙棘果,1亩地就能产400公斤,种植农户每人年平均收入有8000多元。”村民们不会想到这治沙固林的小果子如今变成了致富法宝,小小沙棘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也实现了产业兴农。

宇航人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建设技术创新的沙棘产业”发展战略,十分注重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建立了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国家级沙棘工程技术中心,在沙棘生态种植、产品技术研发、市场销售模式等各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沙棘综合利用能力。宇航人公司利用四大物理高新分离技术有效提取沙棘中的黄酮及其他活性成分,首次在沙棘行业中将籽黄酮、果肉黄酮提纯到 40% 以上。此外,该公司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沙棘油工业化开发项目和国家西部沙棘综合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分别在1999年、2008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如今,在国内各大农特产品展销会上,都可以看到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沙棘产品的身影,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研发的沙棘系列产品,已然成为呼和浩特农特产品一张亮丽的“名片”。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