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从“看景”到“入景”青城文旅产业更接地气

“双节”期间,呼和浩特《昭君和亲》行走街景沉浸式演出在塞上老街区块开演,为假期里的市民出游增添了新看点。三幕主题沉浸式演出剧目,将本在舞台上演出的节目搬到了广场上、走进了群众中,突出体验感、接地气。

互动性与体验感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增加了群众与文化的亲近感,让青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时尚气息。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上,我们找到了一个“入口”,紧抓“增强体验感”这个关键词,将进一步推进首府文化市场繁荣,促进全市文旅产业打开更广阔的新局面。

增强文旅活动体验感,首先要满足游客多重需求。目前传统的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已提升为“商养学闲情奇”。以前仅仅是看看风景,吃好、住好就可以,而现在需要满足游客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情绪等多重需求,提高整体旅游体验感。将军衙署汉服沉浸游、博物馆系列打卡印章等项目,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从单纯的观光向可参与、可互动的沉浸式体验转变,这是文旅项目非常有益的尝试。

增强文旅活动体验感,要加强本地文化体验感。出门旅游,是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结合本地特色文化,比如“非遗”项目等,开发具有本地风土人情的文化体验项目,如手工皮艺制作,跟当地人学做地方小吃,参加地方传统节庆活动等,安排更多交流互动机会。让游客不仅了解到这座城市的优美风光,更能感受到城市的人文气息。

增强文旅活动体验感,要加强故事化表达。故事具有代入功能,要善于讲故事,通过故事讲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游客分享这块土地的人文故事、地方传说和风俗习惯,让游客感受这些文化背后的岁月情长,增强情感共鸣体验。

在今年全市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我市提出把城市精神立起来、把文博场馆用起来、把旅游景区串起来、把产业体系建起来、把文艺院团火起来的文旅产业发展方向,归根结底就是要让文化旅游“活”起来,聚人气。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繁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要秉持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思路,注重人民群众需求,紧抓增强体验感,推出新内容、新玩法、新体验,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为提升城市文化能级和推动文化繁荣提供“土壤和肥料”。

(弘心)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