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党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回民区:党建引领推动社区民族工作网格化管理

本报讯(记者 吕会生)近年来,回民区积极探索践行党建引领推动社区民族工作网格化管理,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

通过党建引领,回民区做实做细网格化管理,细化梳理基层治理网格429个,选聘楼栋长2126名,单元长7665名,构建起“支部进到小区里、党小组设在楼栋里、党员编在网格里”的基层管理模式,推动需求在网格发现,力量在网格汇聚,矛盾在网格化解,环境在网格整治,平安在网格创建,服务在网格开展,依托“红石榴驿站”解决群众所急、所盼、所需问题2000余件次,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

回民区建立民生实事项目库,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精准化为目标,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目的,指导街道、社区广泛征求民生实事项目278项,建立“发现问题、分析研判、街镇吹哨、平台受理、部门报道、结果反馈、评价监督”的“7步闭环工作法”,通过网格员走到居民身边,收集“需求清单”,社区进行“派单”,党员干部进行“接单”,及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与此同时,回民区强化系统治理理念,打破部门之间信息壁垒,进一步落实资源和服务下沉,形成“网格吹哨、社区报道”“社区吹哨、街道报道”“街道吹哨、部门报道”的三纵“吹哨报道”机制,融合不同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及时实现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各方资源高度融合,问题及时解决,服务贴心到位,凝聚各方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