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彩霞
整洁宽阔的道路、赏心悦目的公园景观、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乐于助人的志愿者……时下,漫步于首府的大街小巷,文明景象时时浮现在烟火气息中,让人如沐春风。
近年来,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首府正在努力向前推进各项工作。如今,这座塞外古城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不仅焕发出迷人新姿,更为这里的百姓诠释着幸福生活的新内涵。
“茶余饭后我们就喜欢来这里,唱歌聊天,锻炼身体,周边几个社区居民还自发成立了老年文艺队,常来这里排练。现在这里的环境真是太好了。”正在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公园散步的赵新梅高兴地说。
为切实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道路出行环境,我市积极开展了“青城畅通行,大家来支招”意见征求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并结合我市道路交通实际,科学梳理、确定了多条可行的交通组织和信号灯配时优化方案,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取得了明显成效。
“交通方便,出门就是口袋公园,每到夏天,这座城市绿意盈盈,花团锦簇,到处都是美景,对这几年的变化,我们这些住在周边的群众很满意。”市民张世成说。
2022年,我市不断抓建设、强管理,城乡面貌持续改善。30条新建续建道路全部完工。打通“断头路”27条,新华大街等7条重点街道更新工程全部完工,改造背街小巷140条,治理道路拥堵点97处,群众出行更加方便。改造完成海绵型示范街道10条、示范小区8个,建成海绵公园1个,成功获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92个,实施棚户区改造8个,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072套。建成口袋公园和社区游园316个、城市绿道309.2公里。城市大脑3.0正式上线,“爱青城”App便民服务事项超过160项、注册用户122万,城市保障能力、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结合“美丽青城、草原都市”建设,呼和浩特努力以“绣花”功夫完善自我。
今年,我市将完成309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毫沁营、西古楼、保全庄、双树等7个棚户区改造。完成139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5.1万户居民室内燃气立管改造。实施34公里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改造积水节点34处。实施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提升工程。新建提升口袋公园和社区游园300个、改造绿化节点1000处,建设城市绿道200公里、大黑河郊野花海7000亩,实施三环路沿线整治及重要节点绿化工程。
深化市容市貌、文明交通、广告牌匾等专项整治,推动无物业小区动态“清零”。推进城市西部区域环境大整治、品质大提升,不搞大拆大建,重点实施细节更新、街巷整治、规范管理等行动。实施城市大脑升级工程,建设智慧城管、智慧交管、智慧燃气、智慧供热、智慧河湖等项目,打造多元化、多场景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新格局。
从“一处美”向“处处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如今,无论是走在街头巷尾,还是漫步乡间小道,都能真切感受到文明之美。首府青城正在用行动书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