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一点,大棚葡萄轻松管

聂素平正在整理葡萄藤

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10月末,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各地已是秋风起、落叶黄,但五良太乡中清·嘉仕数智农场葡萄示范基地的大棚里却是一片春意盎然,一株株新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藤长势喜人,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搭建葡萄架。

“大姐,这两根钢丝中间还需要一根钢丝加固,您递给我,我帮您拉直。”基地技术总工聂素平正在大棚内指导工人搭架工作,她告诉记者:“这批葡萄还有半个月就进入休眠期了,为了明年有个好收成,我们目前正在做修剪和搭葡萄架的工作。”

据了解,中清·嘉仕数智农场葡萄示范基地目前有大棚49个,每个大棚内部都有一个智能温控系统,棚内的电子屏幕上会显示各项环境实时数据,便于管理人员监测葡萄的长势、湿度、光照、温度等指标。

“如果棚里面缺水了,控制系统就会自动喷水;温度高了,也能喷水降温;通风时,侧风口和天窗可以自动打开;光照不足时,大棚外面的遮阳网会自动拉起来。这个智能温控系统,完全能满足葡萄整个生长周期对温、光、湿、气的要求。”大棚管理员程龙正在手机上运用小雨农智App,通过智能系统一键式管理大棚。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为实现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的产业兴旺,清水河县投资1.9亿元,打造种植面积1156亩的现代化智能温室 200栋,建设配套相关设施。项目于今年6月开始前期工作,预计明年8月建设完成。

“我们正在按照‘政府+国有公司+龙头企业’的模式打造这个农业产业园。由县委、县政府统筹资金投资,国有内蒙古中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引进实力较强的内蒙古嘉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内蒙古中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经营意向协议,内蒙古嘉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经营1000亩打造数字化果蔬种植产业园,内蒙古中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经营温室156亩,嘉仕农业负责技术与营销。” 内蒙古中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斌告诉记者,“明年建成后,根据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优先聘用土地流转农户,预计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