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深度 上一版 下一版  

黄河滩区迁建 百姓安居梦圆

黄河托县段

村民正在锻炼

村民的闲暇时光

村民小院

安置区的村容村貌

吊桥索道

柳林滩新村安置区俯瞰图

●本报记者 武子暄 通讯员 樊霞霞 邬彪 文/图

黄河滩区是行洪、滞洪、沉沙的场所,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是一项惠及千秋的重大民生工程。2021年,自治区出台《黄河河道有关问题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黄河内蒙古段呼和浩特市滩区居民拆迁规划报告(修订)》,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两级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意志,综合施策、统筹规划,切实落实让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滩区迁建思路,全力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同年,区、市、县三级成立“黄河河道乱占乱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专班”,我市同步制定工作方案,正式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

截至目前,托克托县滩区居民596户1489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其中选择货币补偿464户1180人,选择新建房屋安置132户309人。新建安置区3处,分别位于黄河湿地管护中心柳林滩村委会以北、河上营下武马滩村和大黑河堤防以西、下滩村村委会以北,共征收土地185.17亩,建设房屋86套,房屋根据居民意愿,有60平方米和90平方米两种户型。

阳光迁建惠民生,按下和谐安置“快进键”

滩区居民迁建全部任务顺利完成,滩区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得以解决,而这场艰辛蝶变的背后,凝结了无数人的汗水、智慧和真情。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保障。市政府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制定印发《滩区居民迁建年度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对各项工作进行详细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市黄河专班多次实地指导,协助解决困难问题。托克托县县委书记亲自督办,成立县政协主席任总指挥、分管副县长任副总指挥的黄河滩区搬迁攻坚指挥部。工程实施过程中,全力破解“钱”“地”两大瓶颈问题,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市分管副市长多方筹措市级配套资金,托克托县政府积极克服新建区选址用地指标紧张困难,加大向黄河滩区迁建倾斜力度,有力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

托克托县成立黄河滩区搬迁攻坚指挥部,下设7个工作组,采取张贴宣传海报、集中政策宣讲、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工作组多次深入滩区,逐户排查摸底,充分了解村民搬迁意愿。聘请有资质的评估单位,科学评估滩区现有房屋,并将评估结果进行公示,村民有质疑的重新核实,最大限度地满足村民合理需求。特别是在新建安置区户型、构造、新建区规划等方面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及时公布方案优化信息,让村民满意、放心,充分保障村民监督权。黄河湿地管护中心副主任王晓东介绍说:“从新建区建设开始到完成,我们充分尊重了村民意愿,在选址、确定房屋结构及面积、设计交底、工程建设到交工,每个环节都要邀请有房屋安置的村民参与会议,听取意见,结合实际建设迁建区。比如地址选取、房屋地基提高、屋内院面格局布置等,都是在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开展的。”正是因为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阳光迁建,民心顺畅,取得了迁建无阻拦、施工快、搬迁早的效果。

坚持因户施策,村民妥善安置。根据村民搬迁意愿,采取货币补偿、新建住房安置相结合的方式,签订滩区居民合同协议。安置工作针对已在城区、农村滩区之外有房的住户,为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结合村民意愿,通过给予货币补偿的形式进行安置;针对以种植为主,城区、农村滩区之外无房的、本户又不愿离开本村的,经充分征求意见,通过新建房屋给予安置;针对有户无房人不在村住的住户,采取产业扶持安置。评估工作对纳入拆除范围的所有房屋及附属设施进行评估定价,实行足额补偿,保留原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签订采取激励措施,明确签订时间奖励10000元、正房拆除按每平方米100元计算奖励、产业扶持每人5000元奖励3种方式,并张贴公示。由于思路清晰,措施到位,滩区安置工作实现了平稳过度。

锚定目标聚合力,坚决打赢迁建攻坚战

2022年8月,迁建资金到位后,开始与选择货币补偿的村民签订合同。10月1日疫情来袭,致使合同签订工作暂时中断。进入11月,克服疫情影响,托克托县政府组织县水务局、黄河湿地管护中心组成6个工作组,分工负责,水务局承担联系协调疫情期间的道路通行和房屋拆除平整工作,黄河湿地管护中心负责合同签订、雇佣车辆、协助搬迁居民物资等事项,在党员干部的全力攻坚下,超额完成2022年度迁建任务。

“滩区迁建关键期碰上了疫情,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只是体现在防疫上,在疫情肆虐时完成2022年滩区搬迁、拆除任务,充分体现了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敢于挑战、勇于面对的担当,干群用劲、一致向前的力量。”托克托县水务局副局长曹广明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共协调搬迁介绍信、核酸检测报告32份,联系过路检测站240余处,搬家车辆通行5000多公里,为提前完成整体搬迁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分类处置,合力推进迁建。今年,进入滩区迁建攻坚期,部分村民想争取更多利益,提出不合理要求,导致想签合同的村民也在摇摆不定、观望犹豫,造成工作推进举步维艰。基于这种现状,县委书记亲自坐阵指挥,成立县政协主席任总指挥、分管副县长任副总指挥的黄河滩区搬迁攻坚指挥部,组建7个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合同签订。采取分批对待逐个击破的办法,分时间段县直单位包联完成的方式开展合同签订工作。针对观望村民,包联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上门做工作,5天时间完成。对房屋安置的村民,包联单位联系搬家车辆,要求干部主动上门,帮助村民搬家,3天内完成。针对闹事的村民,放在最后完成。进入7月份后,30家县直部门按照每部门包联2-3户的安排,在10-15日,基本上按时间要求完成了合同签订与拆除任务。同时,新建区通过合理安排工期,于7月底具备了入住条件,各包联单位按照县委的时间要求,主动上门,说服村民,身体力行,帮助村民搬家入住新居,在8月2-5日完成了房屋安置村民的搬家工作,132户309人入住新居。

走进柳林滩新村安置区,崭新的房屋映入眼帘,村民院落整齐,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村间道路两侧路灯林立,村里配套了健身步道、凉亭、荷花池、吊桥索道、健身设施等,新入住的滩区居民贺青师激动地说:“滩区迁建政策就是好啊,我老了,养的羊政府也帮我处理了,不用再放了,没想到这么大岁数还住进了60平方米的新房子。”入住滩区居民的幸福生活,让维权户动摇了,他们开始联系黄河湿地管护中心的干部,表达同意搬迁的意愿。县指挥部看到搬迁条件成熟,在9月上旬,对5个自然村剩余38户103人的维权户家,通过发放告知书,限定搬离期限办法,在10月4日,全面完成了滩区迁建全部任务。

加快安置区建设 切实提升村民满意度

今年,迁建重任是新建安置区的建设,春节一过,托克托县政府便进行专题部署,抓紧手续办理、新建区设计、招标等工作。4月1日正式开工,县政府安排专人、黄河湿地管护中心安排2名科级干部盯守工地,挂图作战,施工单位加派人手抢抓工期,监理人员现场不离左右,紧盯工程质量,建设进度与工程质量同步推进,于7月底具备了入住条件。

据负责滩区迁建房屋建设的内蒙古通旺玮建筑有限公司工程负责人杨二明介绍,“中标工期要求7月31日完工,时间紧、任务重,这么大的工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无疑是泰山压顶,但听甲方讲了政策要求与滩区迁建意义后,我们就下定决心,一定要配合完成这个艰巨任务。”最终,通过合理排工期、有序安排各工组及时开工建设、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同步开展电杆线路、自来水管道开挖工程以及增加工组等有效措施,在7月26日完成了安置区建设工程,比计划工期提前了5天。

滩区迁建工作已经按时完成,而滩区居民的幸福生活才刚刚起步,需要做好新建安置区环境整治,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村容村貌。按照滩区居民生活有保障、能致富的要求,黄河湿地管护中心党委书记田永丰表示,要进一步加快建筑垃圾清理和场地平整工作,为了保障新建安置区后期村容村貌整洁,宜居安澜,要设置公益性保洁队伍对新建区进行保洁,配套吸污车辆对集中化粪池进行定期清理,建设恒压供水工程项目满足夏季全时供水需要,确保迁出的滩区居民安居乐业。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