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那么,这个季节应该如何养生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中医蒙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朱晓。
“对于这样的节气变化,应当适时调整生活习惯、饮食及情志等,规避寒冷,养精蓄锐。正如《内经》所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朱晓告诉记者,“立冬以后人们要顺应气候变化,早上须天亮以后再起床。晚上最好在十点之前就上床睡觉。有些经常晚睡的人,长时间熬夜伤阴,会导致心火旺而肾水不足。俗话说‘寒从脚下起’,立冬穿衣要适当保暖,其中足部和背部的保暖最为重要。脚部是诸经络起止之处,所以要注意保暖,多走动以促进足部的气血运行,并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背部乃脏腑俞穴所在之处,如果不注意保暖,寒气极易从背后侵入人体,损伤脏腑。另外,头部虽为‘诸阳之会’,但老年人或阳气虚的人最好戴顶合适的帽子保暖。”
“在这个节气里,一切耗伤阳气的行为,如过食生冷、长期熬夜、情绪波动过大、剧烈运动等均可能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养生食补也要注意有所选择。冬季是与肾脏相应的季节。在立冬时节,应特别重视肾脏的养护,它不仅负责封藏精气,也是人体阴阳的基础。因此,立冬养生时应着重于滋阴补阳,以及温补肾脏,以保持体内阴阳平衡。在调整饮食方面,应以温补为主。对于阳气较虚的人,可以选择食用羊肉、鸡肉等食物。而对于气血双亏的人,可以考虑鹅肉、鸭肉、乌鸡等食材。不适合食用生冷或寒凉食物的人,可以选择食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食物来保持身体的温暖和平衡。饮水要充足,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胡萝卜、韭菜、菠菜、番茄、大白菜等。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冬季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就应该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了。”朱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