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彩霞)“猫冬”变“忙冬”,项目不停工。眼下,赛罕区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重点项目建设正酣,工程进度有力推进,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呈现出冲刺四季度、决胜“全年红”的“忙冬”喜人景象。
走进位于赛罕区的内蒙古鑫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1万吨/年高纯电子级多晶硅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工地,施工现场塔吊林立,运输车辆往来穿梭,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随处可见。
今年以来,赛罕区加压加力推动落实“五大任务”出成果、见实效,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近期,鑫华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鑫环10万吨颗粒硅项目等重大项目迎来建设的关键节点。
“为了加快建设进度,进入第四季度以来,1700多名工人参与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保温施工,进入最后收尾阶段,预计11月底整个工程完工,即将进入单机调试。”内蒙古鑫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李明峰介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鑫华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总投资28.3亿元,总设备1100台,可年产高纯电子级多晶硅10000吨、二氯二氢硅500吨、三氯氢硅3000吨、四氯化硅3000吨,年产值约24亿元,新增就业350人。“项目建成后,企业从原料的提纯到产品的处理,从选材、工艺到加工环境在全球同行业中都将处于领先地位。各项生产指标对标国际一流厂商,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国内外半导体市场的占有优势。”项目生产总监王海豹介绍。
伴随着生产设备的轰鸣声,一粒粒绿豆大小的颗粒硅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在位于赛罕区中环产业园内的内蒙古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颗粒硅生产线是新近投产的又一个项目,该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内蒙古乃至国内硅料生产的技术路线。内蒙古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颗粒硅项目,于2022年11月21日正式开工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员奋战、抢抓实效、高效推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相较于棒状硅,颗粒硅体积小、流动性强,利用率更高,还能避免掺入杂质。同时,生产颗粒硅的电耗更低,可实现光伏发电全生命周期至少80%的碳减排。” 鑫环10万吨颗粒硅项目政务关系负责人张元涛介绍:“10万吨颗粒硅项目分5条生产线,目前,首条生产线已经于9月21日正式投产运营,10月20日第二条生产线也已经投产运营。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推进第三条生产线的投产,预计到明年一季度,10万吨产能将全面实现达产。相较于传统的棒状硅的生产工具,我们的生产工业流程更短,成本更低,控碳减排的参数更小,对整个行业的产品控碳减排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一步,赛罕区将持续推进落实“五大任务”,继续在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上下功夫,以更加优质精准的服务,一如既往地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全市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