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法治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新城区公安分局:

多点发力全覆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本报讯(记者 苗欣)在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新城区公安分局大力推进各项创新举措, “打、防、管、控、宣”一体推进,在打击处理、精准预警、宣防一体上下功夫、求实效,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查摆问题,切实将工作落实落细,有力遏制了电诈犯罪猖狂势头。

高位研究部署,集合精锐警力。新城区公安分局高度重视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打击工作,多次组织召开全局打击治理电诈工作专项调度会、推进会、约谈会,确保反诈工作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大刀阔斧践行刑侦体制改革,按照“四专两合力”即“专题研究、专门队伍、专案攻坚、专业技术,抓好内部合力,促成外部合力”的要求,秉承“专业队伍干专业的事”原则,于2021年11月抽调全局精干警力组建反电信网络诈骗中队,切实转变工作理念,按照“打防结合、以防为主、以打促防”基本工作思路,坚持从严从快惩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最大力度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切实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质效,破获电诈案件数量较往年大幅提升。

强化侦查打击,整合资源效力。新城区公安分局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深度整合各类警务资源,利用合成作战体系发挥情报导侦作用,集合警支、智侦及反诈中队等部门警种力量,从快从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2023年新城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反诈中队以专项行动为依托,专项研究大案及各类电诈线索,深挖扩线,严厉打击引流推广、转账洗钱等犯罪团伙,坚决切断关键犯罪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成果丰硕。同时,对于涉诈黑灰产业链也积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严厉打压了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屡次被惩戒仍然再犯的涉诈人员嚣张气焰。

落实精准预警,打破源头阻力。新城区公安分局积极推动“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分局情指中心——基层派出所”三级联动反诈预警劝阻机制建设,依托多个预警平台完善“见面、电话、短信、网络”预警反制体系,分级分类组织开展智能提醒、电话劝阻、见面劝阻工作,源头发力避免群众上当受骗。分局情指中心、反诈中队、各派出所7×24小时全时值守,随时提供防骗咨询、紧急止付、举报申诉、预警防范等服务。同时依托反诈平台资金查控渠道,深入落实快速反应止付工作机制,力争最快速度、最大限度挽回群众资金损失,始终秉承电信诈骗案件挽损追赃与破案同等重要的理念,始终坚持接案后第一时间止付,第一时间控制涉案资金,快速确定涉案账户依法冻结,快速开展资金返还工作。

推进宣防并举,形成社会合力。新城区公安分局在全面提升电诈犯罪“全链条”打击能力基础上,紧紧围绕反诈宣传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宣防并举,开展“打包式”部门联动反诈宣传工作。一是拓宽渠道“广泛宣”,在人流密集商圈、广场等处开展反诈宣讲活动,在报纸、展板等传统传播媒介投放反诈宣传公益广告,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投放精心制作的反诈宣传视频,提升反诈宣传新鲜度、接受度;二是结合实际“集中宣”,通过对辖区警情高发区域、电诈规律性特点、易受骗受损人群的分析研判,针对企业单位及不同人群特点制定分类宣传方案,对老年人、大学生、企业员工等易受骗群体开展集中宣传;三是精准服务“上门宣”,借助“大调研大走访”入户工作以及法治宣传“五进”活动,主动进社区、进校园、进单位开展反诈上门宣讲、“小手”拉“大手”校园反诈活动等宣传工作,“面对面”向群众宣传反诈常识。同时,大力推进“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工作,截至目前,新城区“国家反诈中心”App总注册人数达427393人,注册率达61.08%,市四区注册率排名第一。通过多项工作开展,营造了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

下一步,新城区公安分局反诈工作将强化源头防控、整体协同、多维宣传, 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钱袋子”。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