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呼和浩特:为流动党员“云”上安家

●本报记者 杨彩霞

“有了这个系统,流动党员向流入地报没报到、组织生活参没参加都一目了然。”谈到“流动党员之家”手机小程序平台,民政社区党支部书记何美玲表示:“年底民主评议党员也有了明确依据,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更加注重”重要要求,在抓实流动党员主题教育工作中紧扣全覆盖高质量目标,细化实化方法对策,以数智赋能创新工作载体,着力解决方法手段迭代慢问题。

我市研究开发“流动党员之家”线上管理服务平台,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延伸党员队伍管理的广度与深度,为全市各级党组织教育培训、管理服务流动党员搭建起“云”桥梁。

依托平台建设“流动党员动态数据库”。利用全面排查结果,收录全市6280名流动党员基本信息,通过流动登记、扫码参加组织生活、生成流动党员电子活动证等功能,重塑流动党员在线管理流程,解决流动党员信息登记、变更、保存、调取繁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基本情况、流出时间、流入地址、从事职业、联系方式、在外表现“六个清楚”,实现流入地流出地实时对接、双向联管,提高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掌握率”。

依托平台开展“面对面与键对键”相融合的组织生活。赋予每名流动党员专属二维码,可以随时扫码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主题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经流入地党组织给出表现评价,系统自动生成记录,流动党员和流出流入地党组织可以实时查看流动期间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等现实表现,建立起“双向认证”评议机制。通过流动党员主题教育“移动课堂”,整合时政理论、党务百科、红色课堂等党员教育培训资源,为流动党员提供方便快捷的送学,建立起“两地积分”学习机制,使党员教育覆盖到每一位流动党员。对不按时缴纳党费、不及时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及其党组织弹窗预警,提醒200多名具备转移组织关系条件的流动党员做好转接工作,真正实现齐抓共管、两地联动。

依托平台搭建“流动党员服务广场”。通过流动党员生活服务模块,集成户政住房、社保医保、教育就业等职能部门服务应用,提供最新的市情市策、就业创业信息,为流动党员提供“一站式”服务与资讯。鼓励党员在服务广场发布个人急难愁盼事项以及居住地辖区内的公共问题等“微心愿”,平台中其他流动党员以及“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平台中的在职党员和各基层党组织可以选择认领、点亮“微心愿”,以提供支持与帮助,形成团结合作的良好互动氛围,提升党员对流入地的归属感、帮助他人的获得感、实现心愿的幸福感,实现“把支部建在网上,把党员连在线上”,为稳定流动人口、提升基层治理发挥积极作用。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