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阿柔娜
“在座的各位村民要积极践行《村规民约》,带头破除陈规陋习,美化人居环境,关心关爱弱势群体,进一步促进邻里和谐。”近期,在玉泉区小黑河镇前毛道村每月组织召开的“头头事道 村民说事”议事会上,村干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村民讲解本村《村规民约》的具体内容,让村民广泛知晓、充分了解其内涵与意义,进一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法治建设,创建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真正让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新风尚。
今年以来,前毛道村坚持把树立文明乡风、推动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通过完善体系机制、拓展阵地建设、发挥榜样引领、做好宣传发动等方式,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在这次“头头事道 村民说事”议事会上,前毛道村村民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反对封建迷信、文明祭扫等话题,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一些年长的村民还积极分享了自己的家风家训故事。
在农村,婚丧嫁娶是大事,受传统观念和民俗影响,农村宴席讲排场、摆阔气、要面子一度成为普遍的风气,导致“吃酒席”成了不少村民的负担。今年以来,前毛道村把村民道德建设作为推动移风易俗深入民心的一项要事来抓,坚持推陈出新、去繁化简,重新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将乡风文明、婚丧嫁娶等内容充实进来,促使移风易俗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现在我们村里人没之前那么浪费了,大家也很少有攀比心理。有点事,村民们会聚在一起说道说道、商量商量,口口相传、开会交流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在办‘红白事’上确实有了很大改变。”前毛道村村民李忠旺感慨到。
今年以来,前毛道村从村情出发,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村民日常行为规范,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引导和鼓励村民委员会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进行治理。设立“红灰黑榜”,教育引导村民严格遵守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有关规定,严格落实操办婚礼前、操办丧礼后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红白理事会以及广大村民的监督,使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村民的日常行为自觉,确保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下一步,前毛道村将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教育引导更多村民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使乡风更加文明、民风更加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