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路通民心畅 首府市民收获满满幸福感

——全市重点道路、桥梁工程集中通车观摩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刘丽霞

红旗飘扬、汽笛长鸣。11月28日,全市重点道路、桥梁工程集中通车观摩活动举行。市民群众代表、项目参建单位职工和网红达人等冒着严寒走上街头,一起为新建的万通路下穿南二环工程等27条道路通车剪彩。大家欢呼雀跃,一同见证呼和浩特“通江达海”立体交通带来的便捷。

“我是土生土长的呼市人,深爱着自己的家乡。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呼和浩特近年来的城市建设,尤其是道路交通方面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市民出行更加便捷了。”通车仪式上,呼和浩特网红达人苏平正一边用手机拍摄,一边感慨地说。

本次集中通车的共有27条道路,包括:万通路下穿南二环工程、海拉尔高架新增匝道工程(W1、W2)、呼伦贝尔南路(乌海东街—南三环路段)工程、马鬃山滑雪场旅游专线工程,以及新城区10条道路、回民区3条道路、玉泉区2条道路、赛罕区2条道路、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片区6条道路。

此次通车的万通路下穿南二环工程北起敕勒川大街,南至和平街,总长度约900米,其中地道段580米(暗埋段103米,敞开段477米),主线双向六车道,主线设计速度50公里/时。

“万通路是东南部滨河片区南北向主干路之一。万通路下穿南二环工程通车后,与银河南街连通,形成北起大青山街,环绕城市东南部,西至巴彦淖尔高架路的快速通道,彻底解决了南二环地面段‘物理隔离’问题。”市住建局副局长陈刚介绍。

“ 万通路通车后,我们不用再绕路了,真是太方便了!”家住怡水园小区的吕女士在通车现场激动地说。

“过去这里是一条‘断头路’,现在路通了,环境变美了,出行方便了!”在呼伦贝尔南路(乌海东街—南三环路段)工程通车现场,附近少管所小区居民武玉敏高兴地说。

呼伦贝尔南路(乌海东街—南三环路段)工程南起南三环路,北至乌海东街,总长1.06公里,红线宽度50米,设计速度为60公里/时。

呼伦贝尔路作为城市主干路,原北起北二环路,南至乌海东街,在帅家营片区“断头”。呼伦贝尔南路(乌海东街—南三环路段)工程建成通车后,实现了城市主干路北二环至南三环13.7公里全线贯通,有效分担了锡林郭勒路、金盛路、兴安南路交通压力,有效缓解了帅家营片区“老、旧、乱”交通状况,对提升区片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来滑雪场要绕来绕去,很不方便,旅游专线开通后,真是太方便了!”在马鬃山滑雪场旅游专线通车现场,滑雪爱好者吕先生激动地说。

马鬃山滑雪场旅游专线全长25.5公里,分三段实施,其中:G110线罗家营至陶卜齐段改造工程,全长20.58公里,由内蒙古交通集团实施;S101路面改造工程,全长3.3公里,由乌兰察布市交通运输局实施;新建马鬃山滑雪场进场段工程,全长1.73公里,由呼和浩特城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

2023年马鬃山度假区入选首批自治区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国家级3A景区,成为首府及周边地区游客冰雪运动和度假休闲首选之地。马鬃山滑雪场旅游专线工程建成通车后,对于完善滑雪场道路基础设施,提升游客体验感,带动景区周边乡村运输、餐饮、民宿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海拉尔高架新增匝道工程采用“主线桥梁拼宽”形式,在呼伦贝尔路西侧(W1)、飞鹰齿轮厂南侧(W2),新增2条下行匝道,也于11月28日通车;在乌里沙河东侧(E1)、通道北路东侧(E2),新增2条上行匝道,将于12月底通车。

海拉尔高架新增匝道工程,有效解决了海拉尔高架西二环路至兴安路9公里区段内“无上下行匝道”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海拉尔高架路设计功能,强化了串联白塔宜居片区、主城区、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片区“一核两翼”交通疏解作用。

出行的路,连着发展的路;出行的脚步,丈量着幸福的广度。呼和浩特的“路”一定会更宽、更广、更幸福。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