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若谷
“教育这条路很长也很难,但却很有魅力。”如今,回首往事,“市级优秀德育工作者”玉泉区第一幼儿园园长葛根格日勒的脸上满是自信与从容。
从一名普通幼师,到一所幼儿园的“大家长”,在与学生、与教育相守的这条路上,葛根格日勒已经走过了34个年头,她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牢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使命,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幼儿教育之中。
2014年,葛根格日勒从新城区蒙古族幼儿园到玉泉区第一幼儿园任园长。当时的幼儿园正在换址施工,她亲自带着一伙刚入职的年轻老师参与到幼儿园设计及装修装饰等工作当中。幼儿园建成后,葛根格日勒秉承“培养具有幸福感的幼儿”的教育初心和“体验式”教育理念,把“实践课程”与“体育课程”建设作为抓手,开展幼儿园各项工作,让科学办园的思想、和谐幼儿发展的理念精髓深入到每一位老师的心中,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环节。
在葛根格日勒的带领下,幼儿园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获得国家、自治区各项荣誉,包括教育部授予的“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和“全国后勤管理先进学校”、第五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自治区“平安校园”“民族地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综合改革计划”项目园所、“第七届中国童话节之草原童话节校园短剧汇演”银奖等。2019年,幼儿园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由她主持开展的内蒙古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民族文化视野下幼儿园体验式活动的探究》和《民族幼儿园特色膳食的研究》,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在幼儿园教育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并在自治区范围进行了广泛推广。
开展德育工作,葛根格日勒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2018年,玉泉区第一幼儿园以集团化办学的形式设立农村分园,即位于玉泉区小黑河镇达赖庄村的玉泉区第六幼儿园。她积极探索幼儿德育新途径,将城区幼儿园“看见最美中国”主题游戏课程经验推广至农村幼儿园。为了让农村孩子拓宽视野、丰富体验,在农村园区采用了“走班制”课程设置,打造了“小小中国城”主题区域游戏课程,让孩子们在微型城市群中体验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构建了城市——农村双向联动的教育资源体系。
“呼和浩特市学前教育学科带头人”“呼和浩特市优秀校长”“呼和浩特市优秀德育工作者”……这是葛根格日勒从教以来陆陆续续获得的荣誉。“这些既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鞭策。我会继续秉承初心,谱写立德树人新华章。”葛根格日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