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美丽青城 文明花开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热心服务社会 传承德善家风

——记第四届呼和浩特市文明家庭杜倩家庭

●本报记者 吕会生

杜倩现任内蒙古爱心之家公益协会呼和浩特市分会会长、内蒙古爱心之家妇联主席。她先后荣获自治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她的家庭平凡而又幸福,全家人热心公益、尊老爱幼,2021年,杜倩家庭被评为自治区最美家庭标兵户,2022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今年,杜倩家庭又荣获第四届呼和浩特市文明家庭称号。

杜倩受母亲影响,从小乐于助人、充满爱心。上初中时,她独自和瘫痪在床的奶奶一起生活,课余时间都是她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多年以后,每每想起这段经历,她总会说:“能照顾奶奶我很欣慰,没有留下遗憾。”正是这段经历,让她走向了公益之路,将爱传递给了更多素不相识的人。

2015年,杜倩在贫困山区考察留守儿童项目时,遇到了两个浑身脏兮兮,4、5岁了还不怎么会说话的孩子。看到此情此景,杜倩和爱人当即下定决心要帮扶这姐弟俩。在已有一个女儿的情况下,夫妻俩克服种种困难,悉心地照顾着孩子们的点点滴滴,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家和爱,至今已经8年的时间了。

2020年疫情期间,杜倩全家总动员,用爱心和行动奋战在抗疫最前线。杜倩带领内蒙古爱心之家公益协会和其他几家公益组织共同执行了“共抗疫情、蒙慈驰援”公益项目,短短24个小时募集善款100多万元。全家人积极联系购买防护服、消毒液等医疗物资,并主动承担了内蒙古第四医院、东影北街社区等抗疫一线的物资捐赠工作。

邻里和睦、真心待人是杜倩家庭的处世态度。生活中,杜倩一家对父母、公婆孝顺有加,同时把这份爱也传递给了更多的孤寡老人,带动更多的家庭传承好家风。

在杜倩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也都友善宽容、尊老爱幼,只要有时间就跟随杜倩去敬老院或者社区参加公益活动,并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奉献爱心。2017年,孩子们用积攒的零花钱资助了包头市达茂旗大苏吉小学的一个困境家庭学生。

多年来,杜倩一家始终秉承对公益事业的赤诚之心,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共同参与到公益事业和文明家庭建设中,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着家与爱的真谛,诠释着公益的力量,诠释着文明和谐家庭的真正内涵。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