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云艳芳)1—11月份,全区上下聚焦办好两件大事,锚定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多措并举调结构、优布局、扩总量、稳增量,全力以赴扬优势、补短板、提信心、抓重点,1—11月份全区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农业生产不断提质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全区粮食总产量791.6亿斤,比上年增加11.4亿斤,同比增长1.5%,实现粮食产量“二十连丰”,连续6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总产量居全国第六位。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477.1万亩,比上年增加49.3万亩,增长0.5%;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达到378公斤/亩,比上年提高约4公斤/亩,创历史新高。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
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3.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2.0%。从企业效益看,1—10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3266.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715.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新能源产业投资增势强劲
1—11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1.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5.6%,制造业投资增长52.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7.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8%。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4.8%。
市场销售持续恢复 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
1—11月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53.1亿元,同比增长8.2%。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8.0%,商品零售增长7.0%。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较好,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8.8%,日用品类增长35.1%,中西药品类增长19.3%。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服务业平稳增长 接触型服务业增势较好
1—10月份,全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1%。分行业看,10个行业门类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2.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30.7%。接触型服务业增势较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4%,教育增长23.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7.6%。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工业生产者价格继续下降
1—11月份,全区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0.8%,衣着价格上涨1.1%,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0%,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3.2%,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3.5%。1—11月份,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7.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