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燕谷坊:打造武川燕麦样板 推动绿色农畜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云艳芳

作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代表,燕谷坊大力推动武川县燕麦产业发展,以全谷物基础科学研究和燕麦全产业链精深加工发力,打造武川燕麦样板,推动自治区绿色农畜产业高质量发展。

传承千年农业遗产,打造高质量燕麦种植示范

立足武川得天独厚的燕麦种植优势,燕谷坊从2010年起,一直积极践行“一手农民,一手市民”的使命,创新“小微订单和联户连片整村推进”助农模式,打造50万亩高质量燕麦种植基地,累计帮扶武川县9个乡镇16544户订单农户脱贫致富。

今年6月,燕谷坊集团入选第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成功打造自治区燕麦产业融合标准化示范区,助力武川燕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厚植创新科技基因,深挖燕麦全谷物价值开发

“出路是科技、活力在创新”,燕谷坊立业之初就深植企业科技基因,以“全谷物科技造福人类”为愿景,率先响应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先后与江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等国内外顶尖院所,在全谷物种业科技协同创新、全谷物基础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等领域合作,努力推动燕麦全产业链发展。

目前已构建起集“发酵、酶解、冻干、超微粉碎、萃取、萌发”和“挤压”为一体的非常6+1全谷物独立研发体系,创新研发出片、米、面、粉、麸等200多款全谷物健康系列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农文旅产业链生态圈

为深入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燕谷坊打造了国内首个三产融合全谷物产业科技园,年产燕麦全谷物11万吨,形成了“订单农业、全谷物精深加工、草原之门文旅产业”三产融合的产业链生态圈,生动展现一域一文化、一县一优品的产业融合思路。

其中4A级草原之门文旅景区,集合大草原优质农文旅商家,汇聚现代化创新文旅要素,集生产研发、展销展示、科技博览、产业互联、文旅休闲、直播基地等于一体,以“燕麦产业+草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激活武川地域经济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绘就全谷物出海蓝图,国货之光好燕麦走向世界

今年是燕谷坊成功上市,迈向国际化的关键之年。燕谷坊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入布局“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日本、中东地区”等国际市场,绘就全谷物出海新蓝图。推动国际化人才团队建设,加强国家化科研合作,推动燕麦全谷物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书写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力量。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