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凝聚代表力量 展现时代担当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综述之五

●本报记者 耿欣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人大工作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基础。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精神,牢固树立服务代表理念,把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摆在工作突出位置,与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一道,为推进首府现代化履职尽责。

重培训提能力,促进代表能为

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作为提升代表工作水平的基础,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聚焦市委中心工作,我市每召开一次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市人大常委会就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跟进视察一次,为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奠定坚实基础。先后精心组织开展了“聚代表之力,助首府之强”等系列代表专题调研活动,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代表进行学习培训和经验交流,2023年,举办各类代表培训3期,参加培训的各级人大代表300余人(次),指导旗县区人大和乡镇人大及街道人大工委开展代表培训活动30余期。积极为代表履职充电赋能,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6次,帮助代表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

此外,在每次人大常委会会议结束时,都要安排列席会议的代表参加法律或时事讲座,在组织代表视察、调查、检查活动前,也都要组织代表学习有关法律和业务知识。强联动搭平台,促进代表愿为

全面加强对各旗县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的指导,促使旗县区人大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代表活动。

土左旗人大常委会联合土左旗人民法院成立了“人大代表监督岗”,在营造和谐有序社会环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和林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围绕一个中心,强化两项制度,量化三项工作,发挥四种作用”代表工作新机制,为创新开展代表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新城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人大代表好声音直播间”,立足“互联网+联络+履职”的创新模式,提高了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玉泉区人大常委会实行定时、定点、定人“三定”制度,保证代表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广泛、内容更丰富。此外,还有托县人大常委会创设的“林果蔬专业人大代表之家”,清水河县人大常委会打造的“书香人大”,武川县人大常委会建立的包联推进项目机制,回民区人大常委会试行创新的“互联网+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新模式,赛罕区人大常委会推出的“两项机制+五项工作”常态化工作模式,都进一步丰富了人大代表活动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力,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真正落到实处。

提能力建机制,促进代表勤为

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离不开人大常委会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给予保障。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健全代表履职保障机制,依据市委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制定了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双联系”工作制度等8个配套文件,激励和约束代表常态化履职、“全天候”履职。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探索建立街道居民议事制度,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由“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扩大人大代表对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的参与度,按照每一名基层的市人大代表在一届任期内至少列席一次人大常委会的要求,每次人大常委会安排10名左右代表列席,并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列席专委会会议和参与各项视察、调研等活动,调动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落实代表活动经费,切实保障代表执行职务和开展闭会期间各项活动的需要。

把强化代表履职服务管理作为支持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举措,出台《关于各级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和选民进行述职的指导意见》,对各级人大代表的述职程序进行规范,建立代表履职档案管理制度。使代表们通过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立法、监督、信访工作等途径,有力提升履职水平,实现闭会期间执行职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开展代表专项调研活动,重点围绕就业创业、产业升级、教育改革等议题开展调查研究、汇聚民意民智,积极促进调研成果转化。

抓督办求实效,促进代表敢为

随着近年来代表建议数量逐年增加,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和改进建议督办工作,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组织代表按照“定制清单”进行实地视察,有针对性地重点督办,并对整改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

认真落实市政府分管副市长领衔办理重点督办建议和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领衔督办重点建议工作,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情况的报告,召开人大常委会联组会议,就部分承办单位建议办理情况开展工作评议。注重对建议办理过程的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承办单位和提建议代表进行协调沟通,同时以督办通报的形式反馈相关承办部门,要求及时改正。健全长效机制,出台代表建议办理评价办法(试行),对全市63个承办代表建议的部门办理代表建议工作进行全面评价,稳步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效化。

建阵地强堡垒,促进代表善为

为保证代表开展活动有阵地,市人大常委会推进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与管理。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市“人大代表之家”提档升级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大代表之家”网络体系和组织体系,对全市94个“人大代表之家”、164个代表工作站(室、点)进行提档升级。探索“互联网+代表履职”新方式,通过网络问政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专业人大代表之家和专业代表小组深度融合,组建了9个专业代表小组,创建了17个专业人大代表之家,将专业人大代表之家和专业代表小组的活动成果作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职能的有效延伸和补充。组织各级人大代表依托“家、站”等平台开展“六个一”履职行动,2023年,全市1444名各级人大代表“进家”不定期接待选民,收到意见建议896条,采纳建议数共计576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705个,信访代办接待选民1337人,提出调研报告120篇。对“呼和浩特市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进行优化升级,实现与自治区、旗县区、乡镇(街道)及各代表之家的在线联络,同时开发上线代表履职微信小程序,实现“一家一码”“一人一码”“进家扫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造条件。

新时代期盼新气象,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坚定的步伐,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更好发挥新时代人大代表作用,奋力谱写人大履职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首府建设贡献力量。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