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呼和浩特市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用心用情守护好群众健康

——访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侯煜

●本报记者 梁婧姝

“我们将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深化党的建设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继续深化拓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健康根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侯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就如何贯彻落实全市两会精神,侯煜介绍,市卫健委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推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敕勒川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内蒙古医院(东院区)项目开工建设,争取市第二医院迁建及市中蒙医院医养中心、市职业病防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项目建成投用;按期推进市中蒙医院中医综合治疗楼项目、新城区医院新建项目和回民医院改建项目。

二是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医改监测平台、呼包鄂乌四市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院前急救一体化平台建成投用,实现医疗资源共建共享。依托“居民电子健康码”进一步完善群众就医流程,打造以“青城医疗”公众号为载体的“一站式”健康服务平台,提升群众就医便捷性和满意度。

三是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重点建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蒙古医院、北大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积极推进内蒙古人民医院打造国家紧急救援基地;提升改造市口腔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口腔医院)第二院区服务能力,建成自治区口腔区域医疗中心;继续实施首府临床重点专科攻坚行动,推动市第一医院微创外科中心创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市第一医院依托呼吸与危重症科创建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技术协作单位。

四是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城市医疗集团内影像医学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共享,并与市四区医院建成联合病房5个,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统筹自治区、市、县三级医疗资源建设医疗质量控制中心30个,指导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推动5个县域医共体实现“七统一”管理,构建分级诊疗机制,满足农村地区群众基本就医需求,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五是发挥中医药(蒙医药)特色优势作用。二级以上中医(蒙医)医院推广应用至少5个中医(蒙医)特色康复技术,推动基层中医阁(蒙医阁)提档升级建设,创建15个示范型中医馆(蒙医馆),提供6类10项以上适宜技术。全市推广中医药(蒙医药)防病治病适宜技术60项。

六是持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质量。全面建设安宁疗护示范城市,推进市第一医院、颐康养老院安宁疗护中心建设。市四区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开家庭病床、药事服务等业务,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着力解决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群众的就医问题。积极创建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全市新建、改扩建托育机构30家,支持、鼓励幼儿园向下延伸设置托班。建设生育津贴和托育补贴发放管理系统,实现二孩三孩一次性育儿津贴和托育机构补贴发放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政策顺利执行。推动实施“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